[实用新型]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9853.1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吕辉;许波;袁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26604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瘫 儿童 康复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车。
背景技术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我国治疗脑性瘫痪的主要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推拿、针灸、中药、西药、手术、引导式教育等。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脑瘫康复机构数量十分有限,目前无法满足广大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需求,仅有小部分脑瘫患者每年能在康复机构维持治疗数月。现有的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器械构造较复杂,且不能很好的在训练过程保护儿童的身体,可能在训练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在训练过程中对儿童起到很好保护作用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车,包括承载板、扶手、车轮,所述承载板有两块,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所述承载板下部前、后端均设有车轮,车轮具有刹闸,所述两块承载板下侧之间前后设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所述两块承载板上侧之间前后设有连接杆三、连接杆四,所述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三之间,连接杆二与连接杆四之间均通过充气装置连接,形成第一充气面与第二充气面,所述第一充气面与第二充气面的下端中央之间设有第三充气面,所述两块承载板的上部设有侧扶手,所述连接杆一上设有前置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扶手呈m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腰部保护装置,所述腰部保护装置包括一充气圈,充气圈通过两个连接带与两承载板对称连接。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成本低;
2、充气面的设置使得本康复训练车能更好的保护儿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中:1、承载板 2、连接杆四 3、连接杆二 4、第二充气面 5、车轮 6、刹闸 7、第三充气面 8、连接杆一 9、第一充气面 10、连接杆三 11、前置扶手 12、侧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板1、扶手、车轮5,承载板有两块,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承载板为梯形,承载板下部前、后端均设有车轮,车轮具有刹6闸,两块承载板下侧之间前后设有连接杆一8、连接杆二3,两块承载板上侧之间前后设有连接杆三10、连接杆四2,连接杆一8与连接杆三10之间,连接杆二3与连接杆2四之间均通过充气装置连接,形成第一充气面9与第二充气面4,第一充气面9与第二充气面4的下端中央之间设有第三充气面7,两块承载板1的上部设有侧扶手12,连接杆一上设有前置扶手11,前置扶手呈m型。更优的,还包括一腰部保护装置(图中未示出),腰部保护装置包括一充气圈,充气圈通过两个连接带与两承载板对称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中心医院,未经青岛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9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内科用自动按摩床
- 下一篇:一种可以增加胎儿吸氧量的腹部负压氧舱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