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氢转化炉的辐射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9191.8 | 申请日: | 201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摩洛热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8 | 分类号: | C01B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化 辐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氢转化炉的辐射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炼油厂加氢装置的逐渐增多,所需要的氢气也越来越多,使得制氢装置相应的发展很快。目前大型工业装置采用的制氢方法均为烃类水蒸汽转化法,利用的原料主要有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等轻质烃类。这些烃类在特定的温度、压力以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水蒸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及一氧化碳。
烃类化合物的水蒸汽转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平衡系统,高分子烃类先裂解或转化成甲烷,最终与水蒸汽进行转化反应。转化炉是制氢装置中转化反应的反应器,属于装置的心脏设备。
转化炉苛刻的操作条件,使得这种炉子有很多有别于其它加热炉的特殊性,在炉子结构、炉管材料、管路系统支撑、管路系统应力、管路系统膨胀及补偿、燃烧、烟气流动及分配、耐火材料等各方面都必须精心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氢转化炉的辐射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室本体,其上部侧壁由第一纤维毯层、微孔隔热板、第二纤维毯层、铝箔层、陶纤模块层组成,下部侧壁由纤维毯层、微孔隔热板、纤维板以及耐火砖层组成;顶盖,位于该辐射室本体的顶部;炉底管槽,位于该辐射室本体的底部。
优选地,该上部侧壁还包括防腐涂料层,位于该第一纤维毯层上。
优选地,该下部侧壁还包括防腐涂料层,位于该纤维毯层上。
优选地,该下部侧壁包括标高为3350mm至8100mm之间的侧壁,该上部侧壁包括标高在8100mm以上的侧壁。
优选地,在该上部侧壁中:该第一纤维毯层、微孔隔热板、第二纤维毯层的整体厚度为50mm,该铝箔层的厚度为0.02mm,该陶纤模块层的厚度为280mm。
优选地,该第一纤维毯层的厚度为15mm,该微孔隔热板的厚度为20mm,该第二纤维毯层厚度为15mm。
优选地,在该下部侧壁中,该纤维毯层的厚度为25mm,该微孔隔热板的厚度为25mm,该纤维板的厚度为50mm,该耐火砖层的厚度为230mm。
优选地,该上部侧壁与该下部侧壁的整体厚度都为330mm。
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氢转化炉的辐射室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氢转化炉的辐射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室本体60,其上部侧壁61由第一纤维毯层、微孔隔热板、第二纤维毯层、铝箔层、陶纤模块层组成,下部侧壁62由纤维毯层、微孔隔热板、纤维板以及耐火砖层组成;顶盖63,位于该辐射室本体60的顶部;炉底管槽61,位于辐射室本体6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侧壁61包括标高在8100mm以上的侧壁,该标高是指从辐射室本体的底部为初始测量点进行测量。上部侧壁还包括防腐涂料层,其厚度可为50um,位于第一纤维毯层上。在该上部侧壁中,由外向内,该第一纤维毯层、微孔隔热板、第二纤维毯层的整体厚度为50mm,该铝箔层的厚度为0.02mm,该陶纤模块层的厚度为280mm。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该第一纤维毯层的厚度为15mm,该微孔隔热板的厚度为20mm,该第二纤维毯层厚度为15mm。
而下部侧壁62则包括标高为3350mm至8100mm之间的侧壁,同样该下部侧壁62还包括防腐涂料层,其厚度可为50um,位于该纤维毯层上。在该下部侧壁中,由外向内:该纤维毯层的厚度为25mm,该微孔隔热板的厚度为25mm,该纤维板的厚度为50mm,该耐火砖层的厚度为230mm。
由此可见,该上部侧壁61与该下部侧壁62的整体厚度都为330mm。在辐射室本体60中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还设有缺口,用于设置贯通柱50,即贯通柱50的侧壁也可充当辐射室本体60的部分侧壁。通过贯通柱50就能与横跨段炉相连,而横跨段炉的上方则与对流室相连,从而构成制氢转化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氢转化炉的辐射室结构,其上下侧壁由不同的层组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满足转化炉苛刻的操作条件。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摩洛热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摩洛热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9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