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线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8866.7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森林;韩军民;王军义;雷远明;金万寿;尤三伟;刘东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管 同轴电缆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信号系统中波导管和同轴电缆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线卡。
背景技术
在地铁信号系统安装工程中,由于线路长,全线波导管安装达到好几十公里,波导管与耦合单元、波导管之间需要用同轴电缆连接,而同轴电缆固定需要专用线卡,但是,目前制造此类专用线卡的厂家较少,而且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专用线卡上供同轴电缆穿过的通孔为方形孔,造成同轴电缆不能与通道内壁紧密贴合,使得连接强度降低,进而需要增设填充物进行填充,安装操作非常繁杂,且达不到良好的连接效果,另外,现有技术中的专用线卡是由上下两片线卡构成的,在安装时,通过至少六个连接螺栓进行连接,且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一人手持上下两片线卡,另外一人由上向下旋拧连接螺栓,这种安装方式不方便,十分耗时且容易对同轴电缆造成损坏,并且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线卡。该连接线卡能够提高与同轴电缆的连接强度,安装方便快捷,节省了人力,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布设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第四夹板、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以及水平布设的第一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和第四延伸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四夹板相对布设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右端与第一夹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左端与第一侧挡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左端与第一侧挡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右端与第二夹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延伸板的左端与第四夹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延伸板的右端与第二侧挡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挡板的下端与第三延伸板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延伸板的左端与第三夹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相对布设且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和第三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中部向左侧突出形成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三夹板的中部向右侧突出形成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之间构成供同轴电缆通过的通道,所述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均位于第二连接螺栓和第三连接螺栓之间。
上述的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垫层;所述第一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第四延伸板、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垫层,所述第一夹板和第四夹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第三垫层。
上述的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层、第二垫层和第三垫层均为橡胶垫层。
上述的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第一延伸板、第一侧挡板、第二延伸板和第二夹板构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四夹板、第四延伸板、第二侧挡板、第三延伸板和第三夹板构成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将同轴电缆卡住,并且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与同轴电缆的圆形表面形状相适配,能够对同轴电缆起到良好的稳固作用,且安装时非常简单,只需一个操作人员安装三个连接螺栓即可。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垫层,一方面避免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的卡紧力对同轴电缆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的连接强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垫层,能够避免第一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第四延伸板、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卡紧力对波导管造成的损伤,同时也提高了与波导管的连接强度。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节约了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波导管和同轴电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夹板; 2—第一延伸板; 3—第一侧挡板;
4—第二延伸板; 5—第三延伸板; 6—第二夹板;
6-1—第一圆弧部; 7—第一垫层; 8—第三夹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刷公交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窗玻璃升降器的玻璃导向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