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对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8810.1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葛晓东;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对重架。
背景技术
在电梯技术领域中,需要使用轿厢进行承重,实现对人和货物的运输。因此,需要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的重量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该重量的平衡称为对重。通过对重可以保持轿厢与对重一侧的钢绳分支所需的应力比值,同时可以使钢绳与钢绳传动轮绳槽之间得到适当的摩擦力,因此对重对于电梯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地,电梯包括对重系统,通过该对重系统电梯可实现对重过程,并可使电梯曳引机可以以较小的功率来运行。上述对重系统包括对重架,对重架在对重系统中起到固定对重块的作用。相应地,对重架上装有导靴,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导靴会沿着对重导轨运行。
然而,现有的对重架,绳轮多为直接安装在对重框架的两个夹板之间,如果绳轮或绳轮的轴承出了问题,维护时需要将整个对重架拆散,并将对重块拆下,维护完毕时,则要重新组装,从而极其不便。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电梯电梯对重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对重架,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对重系统维护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对重架,其包括:竖梁、上梁、下梁、绳轮、绳轮轮轴、加强件;
所述竖梁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上梁位于所述竖梁的一端的两侧,并与所述竖梁的端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下梁位于所述竖梁的另一端,所述竖梁、上梁、下梁形成一矩形框架;
所述两侧的上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切口,所述加强件安装于所述两侧上梁的外壁面上,所述切口位于所述加强件之间,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切口的底部具有一距离,所述绳轮轮轴穿过所述切口,并与所述加强件相抵靠;
所述绳轮安装于所述绳轮轮轴上,并位于所述两侧的上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侧的加强件的边缘分别形成有位置相对应的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切口相对设置,所述绳轮轮轴的两端至少位于所述卡口中,所述绳轮轮轴与所述加强件保持相对静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绳轮的两侧还设置有挡绳板,所述挡绳板固定于所述上梁的内侧壁上,所述挡绳板与所述绳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缠绕于所述绳轮上的钢丝绳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绳轮的两端突伸于所述上梁设置,所述绳轮两端突伸的部分位于绳轮护罩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绳轮护罩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梁的下方还安装有缓冲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对重架的绳轮可单独进行拆卸,在绳轮出现故障需要检修维护时,可方便对绳轮进行拆卸,而不必将对重架整体拆卸,提高了检修维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对重架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对重架的部分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地,图2表示未安装绳轮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加强件的放大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对重架100包括:竖梁10、上梁20、下梁30、绳轮40、绳轮轮轴50、加强件60。
上述竖梁10为两根,两根竖梁10相对平行设置,上述上梁20位于竖梁10的一端的两侧,并与竖梁10的端部进行垂直固定连接。上述下梁30位于竖梁10的另一端,并与竖梁10的端部进行垂直固定连接。从而,竖梁10、上梁20、下梁30形成一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形成对重架的主体结构。上述下梁30的下方还安装有缓冲组件90。该缓冲组件90在对重架下降过程中到达极限位置时,可与弹性件发生碰撞,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地,上述两侧的上梁20上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切口21,该切口21自上梁20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切口21的尺寸设置为略大于绳轮轮轴50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防水车钥匙盒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卡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