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8389.4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池福良;周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K1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乃力 |
地址: | 110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凸焊下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凸焊焊接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
背景技术
凸焊焊接工艺在汽车行业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凸焊电极作为焊接过程中直接与板材和标准件接触的易耗品,其设计结构灵活多样,但不同的凸焊电极结构会对产品焊接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凸焊电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保证产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一直是凸焊工艺领域中,尤其是汽车行业内中被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汽车行业中常见的情况是普通凸焊组件一次焊接过程中只在板材单侧凸焊标准件,或是板材双侧凸焊形式。电极在多次使用后,其与零件的接触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层,夹杂着油污与焊接飞溅的混合污物,对焊接电流的导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对凸焊产品标准件的焊接强度带来风险。因此,凸焊下电极需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规定数量产品后进行返修,将其上表面的氧化层切削掉,重新露出金属固有光泽,恢复其最佳焊接使用状态。当经有限次数返修后电极本体高度降低,结构及性能将不能满足使用条件,电极只能做报废处理。因此下电极需整体采购备用,存货资金占用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将现有凸焊下电极结构构设计中留有可返修的加工余量替换成可快速更换易损过渡垫,有效延长凸焊下电极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包括下电极定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定位座内具有柱型腔,所述柱形腔的内壁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为桶体装,所述桶体的下端置于柱形腔内,桶体的上端沿高出所述柱形腔;所述下电极定位座上设有易损过渡垫,所述易损过渡垫的内径与柱形腔的内径相匹配,外径与下电极定位座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桶体的上端沿与所述易损过渡垫的上端面水平;所述易损过渡垫的上端面设有钢质固定套,所述钢质固定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所述钢质固定套的外径与易损过渡垫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钢质固定套、易损过渡垫和下电极定位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钢质固定套上端面和内侧壁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
所述易损过渡垫厚度为4mm~10mm,可双面使用。
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为同一种绝缘材质。
所述易损过渡垫的材质与所述下电极定位座的材质相同或相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将原本用于返修的加工余量设计成可快速更换的同材质易损过渡垫,有效延长下电极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库存。
2.易损过渡垫厚4mm-10mm左右,当一面磨损后,生产操作人员可自行拆卸,调换为另一面,安装完毕后继续下一个频次内的生产焊接,简单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润价值。
3、通过在钢质固定套上端面及内侧壁设置第二绝缘套,避免了标准件漏装后依然将另一标准件误焊在其板材上的情况。第二绝缘套使得板材没能直接接触导电体,进而电流不会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侧凸焊组件示意图。
图2是双侧凸焊组件示意图。
图3A为装有标准件时进行双侧凸焊组件的示意图
图3B为现有技术中漏装标准件时,钢质衬套作为电流导体形成导通回路完成误焊接过程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达到返修极限的凸焊电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在实际工作中漏装标准件时,电极与板材接触时电流不导通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第一标准件,2-板材,3-第二标准件,4-第三标准件,5-返修极限刻度线,6-第一绝缘套,7-第二绝缘套,8-连接螺栓,9-钢质固定套,10-易损过渡垫,11-下电极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单侧凸焊组件即在一次焊接过程中只在板材2的单侧凸焊第一标准件1。图2所示为双侧凸焊组件即在板材2的双侧通过上下电极作用同时将第二标准件3与第三标准件4分别焊接在板材2的两侧。图3A为装有第三标准件4时进行双侧凸焊组件的示意图。图3B为由于人工失误,将第三标准件4漏装时,钢质衬套作为电流导体,形成导通电路,完成误焊接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同步喷水嘴的激光切割机
- 下一篇:Q345C钢在超低温下焊接的保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