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动式鞋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8340.9 | 申请日: | 2014-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再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3B23/02 | 分类号: | A43B23/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式 鞋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皮鞋或休闲鞋的设计与制造。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需求的生活品质相对提高,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所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便需要设计师对产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设计理念。
近年来,鞋类技术人员对于鞋帮的舒适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分别从材料的选择、造型的设计、功能的改进、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如:足底压力在舒适设计中的应用等。目前,国内外改善个性化穿鞋舒适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压力测试分析,在鞋内添加个性化垫底、改善鞋帮造型或改变各部位的材料来实现。但是,对于提高休闲鞋或皮鞋的舒适设计,实效并不明显,人的脚在鞋体内,每次行动都会与帮里摩擦,容易导致帮里破损,给行动带来很大阻力,而且,面对不同的穿用者和时刻变化着的足部,需要鞋类产品具有更好的动态调节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针对皮鞋或休闲鞋的设计与制造,改变现今足部行动时与内里摩擦易导致内里破损的现状,采用滚动式鞋帮结构,利用滚轮在鞋腔内形成滚动面,与足部同步变化,减少摩擦,从而提高鞋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滚动式鞋帮结构,由滚轮、撑杆和拉动体构成,其中,滚轮内有滚轴,可自由转动,纵向排列,分布在鞋腔内部,撑杆为线形,呈网状,贯穿滚轮内部的滚轴。
具体的说,滚轮三个一组在鞋腔内形成滚动面,滚动面为圆弧形,撑杆与拉动体相连接,滚动式鞋帮结构整体分布在前掌两侧位置。
较佳技术方案中,滚轮分布在第一跖趾部位或第五跖趾部位或第一、五跖趾部位。符合人体脚部特征,第一趾跖部位及第五趾跖部位是脚部行动时变动最大的部位,也是最易磨损的部位,滚轮分布在这里,可以更好的动态调节鞋帮,避免脚部与内里摩擦,减少了摩擦给行动带来的阻力。
较佳技术方案中,滚轮间隔3-4mm。
较佳技术方案中,滚轮为棉轮,避免人们在穿着时脚部有不适感,提高鞋品舒适性。
较佳技术方案中,拉动体为弹性材料,一端与鞋帮牢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滚动式鞋帮结构,由滚轮1、撑杆2和拉动体3构成,其中,滚轮1内有滚轴11,可自由转动,纵向排列,分布在鞋腔内部,撑杆2为线形,呈网状,贯穿滚轮1内部的滚轴11,
具体的说,滚轮1三个一组在鞋腔内形成滚动面4,滚动面4为圆弧形,撑杆2与拉动体3相连接,滚动式鞋帮结构整体分布在前掌两侧位置。
进一步说明,滚轮1为棉轮,间隔3-4mm,分布在第一跖趾部位或第五跖趾部位或第一、五跖趾部位。
更具体的说,拉动体为弹性材料,一端与鞋帮牢固连接。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8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