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底探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7575.6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华;修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晓华 |
主分类号: | B63C11/48 | 分类号: | B63C11/48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底 探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水底探索器。
背景技术
海底有着丰富的资源,也同样是人们好奇心所关注的地方。我国海岸线漫长,浅水区域分布广泛,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海洋资源的不断重视和开发,相关水域的水产养殖,水文探测,资源勘探,水下考古,安全监测等活动繁多,但随着水下作业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以及水中危险事件的频发,使人们对能够代替人工作业的小型水下机器人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开展适用于浅水区域的低成本,体积小,多功能的小型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使用价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公开号为CN 103057681 A公开了《一种水下监测机器人》的中国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包括设置于总体框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水平螺旋桨推进器 ;设置于总体框架中间位置的垂直螺旋桨推进器 ;设置于总体框架上的观测模块。螺旋桨推进器为水下机器人提供动力,它通过电机带动叶片旋转产生推力。垂直螺旋桨推进器可以轻松控制机器人的沉浮。但这种监测机器人仅限于观测,无法实现对考察样品的抓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实现观测,还能实现对样品进行抓取的探索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这种水底探索器,包括箱体1、在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浮筒2,箱体1的后方设置的升降螺旋桨3,箱体1的前方设置主摄像头7,箱体1的下方设置的支架5,浮筒2的下方设置推进螺旋桨8,浮筒2中部靠下位置设置副摄像头9,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箱体1的前方设置的机械臂4,与机械臂4连接的机械手11,箱体1的上方还设置平衡螺旋桨6。采用左右两个浮筒,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采用两个推进螺旋桨,能控制探索器的进退和转弯,当左右两个螺旋桨以相同转速同向转动时,探索器可实现沿直线前进或后退 ;而左右两个水平螺旋桨推进器以相同转速按不同方向转动时,可实现原地转动,以差速转动时,探索器可实现任意半径转弯。采用两个浮筒与升降螺旋桨协同作用,可实现探索器快速地升降。采用平衡螺旋桨可保证探索器升降过程中的姿态平衡。设置的机械臂及机械手,便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夹取采集。
进一步地,浮筒2靠近主摄像头一侧的上部设置探照灯10。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水下及夜晚进行作业。
进一步地,浮筒2的上方中部位置设置把手11。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探索器离开水面时方便吊离。
进一步地,机械臂4上还连接吸管。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对不方便夹取以及小型物体进行吸取采集。
附图说明
附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水底探索器,包括箱体1、在箱体1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浮筒2,箱体1的后方设置的升降螺旋桨3,箱体1的前方设置主摄像头7,箱体1的下方设置的支架5,浮筒2的下方设置推进螺旋桨8,浮筒2中部靠下位置设置副摄像头9,箱体1的前方设置的机械臂4,与机械臂4连接的机械手11和吸管(图中未示出),箱体1的上方还设置平衡螺旋桨6。浮筒2靠近主摄像头一侧的上部设置探照灯10,浮筒2的上方中部位置设置把手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晓华,未经史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7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刹车系统拉丝万向锁止结构
- 下一篇:分体组合式汽车擦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