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排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7453.7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彭阳国;刘洪;贾志超;王建涛;李平;刘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27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排气消声器是摩托车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排出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并同时进行消声降噪处理。现有的排气消声器一般包括锥筒和直筒,其中锥筒的后端与直筒前端相连,该直筒的后端固设有一个尾盖。所述直筒内沿轴向设有三或四块隔板,从而将直筒的内腔分割成几个腔室,相邻两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上固定的导管连通,而各腔室的大小、长度、形状,各个导管的横截面大小以及导管在隔板上的位置和角度都是排气消声器的重要设计参数,这些设计参数会影响排气消声器装机后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及总体噪音水平。现有的排气消声器装机后对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及总体降噪水平不能很好地兼顾,这样就难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摩托车排气消声器,欲使该排气消声器装机后对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及总体降噪水平很好地兼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筒(1)和尾盖(3),其中锥筒(1)的后端通过直筒(2)与所述尾盖(3)前端相连,这三个部件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直筒(2)的轴向长度为L,其内径为φ,该直筒内沿轴向固设有三块隔板,从前往后依次为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和第三隔板(6),其中第一隔板(4)前板面到直筒(2)后端口的轴向长度为L1,该L1=L*(54.2±2)/100,第二隔板(5)前板面到直筒(2)后端口的轴向长度为L2,该L2=L*(34.2±2)/100,且所述第三隔板(6)前板面到直筒(2)后端口的轴向长度为L3,该L3=L*(17.3±2)/100;
三块所述隔板将直筒(2)的内腔分割成四个独立的腔室,从前往后依次为第一腔室(Q1)、第二腔室(Q2)、第三腔室(Q3)和第四腔室(Q4),这四个腔室通过固设在三块隔板上的导管(7)连通,且第四腔室(Q4)通过所述尾盖(3)上的排气导管(8)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气导管(8)及三根导管(7)的长度均为L’,该L’=0.15L;所述三根导管(7)超出对应隔板前板面的距离及排气导管(8)超出尾盖(3)前端面的距离均为L”,该L”=L’*(43±2)/100,且排气导管(8)及三根导管(7)的孔径均为φ’,该φ’=φ*(22±2)/100;
所述排气导管(8)的轴心线与直筒(2)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三根所述导管(7)的轴心线与该直筒的轴心线平行,其中第一隔板(4)及第三隔板(6)上的导管(7)水平角为0°,第二隔板(5)上的导管(7)水平角为180°,且这三根导管(7)的偏心距均为e,该e=φ*(25±2)/100。
本实用新型根据直筒的长度及内径对各隔板的位置、导管和排气导管的长度、超出长度、孔径为周向位置进行了调整,经过实验检测,本排气消声器装机后对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及总体降噪水平得到了很好的兼顾,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筒(2)的轴向长度L为450±50mm,其内径φ为90±15mm。
为了排出排气消声器里面积累的水分,特在三块所述隔板的底部均开有过水孔,且所述锥筒(1)前端的底部开有出水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直筒的长度及内径对各隔板的位置、导管和排气导管的长度、超出长度、孔径为周向位置进行了调整,经过实验检测,本排气消声器装机后对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及总体降噪水平得到了很好的兼顾,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及4所示,一种摩托车排气消声器,主要由锥筒1、直筒2、尾盖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导管7和排气导管8构成,其中锥筒1的后端通过直筒2与所述尾盖3前端相连,这三个部件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7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侧门客车排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拆换式机油滤清器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