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绳用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7342.6 | 申请日: | 201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兵;岳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H37/00 | 分类号: | A41H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 地址: | 0727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绳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弹力抽绳的夹具。
背景技术
冬装、春秋装及其他服装上的腰部以及下摆部位设计,有可以使服装束紧的弹力抽绳,在弹力抽绳部位有一种止滑扣,止滑扣一般呈椭圆形,分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活动部件在固定部件的内部活动。在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两个孔,常态时活动部件上的孔位和固定部件上的孔位不重叠,弹力抽绳穿过两个孔时,需每个员工用手按住止滑扣的活动部件,以使两个孔位重叠对齐,再穿入弹力抽绳,而后放松,达到穿绳的目的。用它可以使服装按照个人的要求对服装进行松紧的调节。在现有穿绳方法中,是要人工推动活动部件以使孔位重叠对齐,穿绳时间长了手就感觉到累,工作效率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绳用夹具,提高穿绳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穿绳用夹具,包括在张开状态下呈U型的弹性夹头,该夹头由上夹片、下夹片以及承压腹板一体成型;
在所述的上夹片外侧设置有上压臂,在所述的下夹片外侧设置有下压臂;
在所述上夹片内表面的外端部设有上固定槽,在所述下夹片内表面的外端部设有下固定槽,该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对应设置,且分别与上夹片端边、下夹片端边平行;
在所述承压腹板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孔,在每个所述通孔位置处设置一弹簧,该弹簧的中心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重合;在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一穿杆,所述穿杆穿插于所述弹簧的内部空间以及通孔,且穿杆上部置于所述弹性夹头的内部;
在所述穿杆的顶部设置有套绳筒,该套绳筒的内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抓勾。
优选地,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在弹性夹头闭合状态下于夹合端边位置共同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槽口,所述槽口对应所述通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抓勾的方向朝向所述套绳筒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抓勾的朝向角度为75-8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具对止滑扣进行夹持固定,以使止滑扣的通孔重叠在一起,便于穿杆穿过,穿杆上的套绳筒将绳头套住,以从止滑扣的通孔内穿过,达到穿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所述穿绳用夹具的张开状态图;
图2是图1的闭合状态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施例2所述穿绳用夹具的张开状态图;
图5是图2的闭合状态图;
图6是图2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止滑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穿绳用夹具,包括在张开状态下呈U型的弹性夹头,该夹头由上夹片1、下夹片2以及承压腹板3一体成型。在所述的上夹片外侧设置有上压臂4,在所述的下夹片外侧设置有下压臂5。在使用过程中,上压臂和下压臂共同作用使夹具处于张开状态。在所述上夹片内表面的外端部设有上固定槽6,在所述下夹片内表面的外端部设有下固定槽7,该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对应设置,且分别与上夹片端边、下夹片端边平行。所述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可在夹具张开状态下,对止滑扣进行限位。如图7所示为止滑扣的示意图,止滑扣一般呈椭圆形,分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活动部件在固定部件的内部活动。在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两个孔,常态时活动部件上的孔位和固定部件上的孔位不重叠,弹力抽绳穿过两个孔时,需每个员工用手按住止滑扣的活动部件,以使两个孔位重叠对齐,再穿入弹力抽绳,而后放松,达到穿绳的目的。
在所述承压腹板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孔9,在每个所述通孔位置处设置一弹簧8,该弹簧的中心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重合;在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一穿杆10,所述穿杆穿插于所述弹簧的内部空间以及通孔,且穿杆上部置于所述弹性夹头的内部。在所述穿杆的顶部设置有套绳筒11,该套绳筒的内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抓勾12。其中,所述抓勾的方向朝向所述套绳筒的内部,所述抓勾的朝向角度可为75-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7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