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检验用新型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6837.7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贾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芸 |
主分类号: | G01N31/18 | 分类号: | G01N31/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5811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检验 新型 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新型滴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疾控检验中,滴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检验工具,尤其是随着现今生化检验领域中自动分析仪的广泛使用,微量取样已经成为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现有技术的滴管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橡胶球囊胶头直接套在玻璃或塑料滴管主体上,滴管向下的一端是逐渐变小的吸嘴,使用的时候是先将球囊胶头用手捏紧,排出部分空气,再用吸嘴将需检验的液体吸到滴管主体内,目前的滴管一般为竖直杆状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竖直的滴管一般的都是在比较深的医学瓶内吸取药液,这样的结构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因此观察读数都不是很方便,同时滴管的底部吸口为圆形且一般为玻璃的,这也不易吸尽瓶内的药液。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用新型滴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学检验用新型滴管,包括橡胶球、吸管,所述橡胶球与吸管之间设有握套,所述握套的机构形状为上端到中间位置的直径依次减小,从中间位置的直径到下端的直径依次增大,且上端至下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所述吸管的结构形状为折弯状,所述吸管的上段直管与下端直管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吸管的下端吸口上设有锥口状吸嘴。
作为优选,所述握套的上端直径与下端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握套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且握套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吸管的的上段直管与下端直管的夹角为120°~150°,且吸管2上设有刻度线4。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在橡胶球与吸管之间设置握套,且吸管为折弯状,这也更符合人机工人学,不仅便于医务人员握紧滴管,而且在吸管药液过程中便于清楚的观察吸管内溶液吸取量;通过在吸管下方设置锥口状吸嘴,能够简单的吸尽瓶内的药液,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球;2.吸管;3.握套;4.刻度线;5.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医学检验用新型滴管,包括橡胶球1、吸管2,所述橡胶球1与吸管2之间设有握套3,所述握套3的机构形状为上端到中间位置的直径依次减小,从中间位置的直径到下端的直径依次增大,且上端至下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所述握套3的上端直径与下端直径相同或者握套3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同时握套3的表面上还设有防滑纹,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所述吸管2的结构形状为折弯状,所述吸管2的上段直管与下端直管的夹角为钝角,一般取吸管2的的上段直管与下端直管的夹角为120°~150°,同时吸管2上还设有刻度线4,握套3与吸管2的设计更符合人机工人学,不仅便于医务人员握紧滴管,而且在吸管2药液过程中便于清楚的观察吸管2内溶液吸取量。所述吸管2的下端吸口上设有锥口状吸嘴5,且吸嘴5为橡胶材质制成,能够简单的吸尽瓶内的药液,避免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芸,未经贾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温漂补偿的电流采样电路
- 下一篇:烟支品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