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6662.X | 申请日: | 201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全;李哲东;樊开赟;丰光;沈文清;肖仁江;王桂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17/02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丢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装置,是一种在油水井衬管二次固井工艺中应用的简易衬管投送丢手、回插密封循环固井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东部油田普遍进入中晚期开发,特别是一些老井套损严重,而且很多是多段、多点套损,给油田的开发造成了很大困难。衬管二次固井工艺是治理套损井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多段套损井,往往是与油水层的封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大多衬管二次固井均采用套管悬挂器进行衬管投送及固井,该装置不仅结构复杂,成本也高,一般均在5-7万元,并且内通径较小,后期作业管柱难于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替代液压套管悬挂器,满足衬管二次固井工艺要求,实现衬管投送丢手、回插密封替浆固井技术工艺。提
供一种“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装置”,该回插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连接方便的优点,是一种大幅度降低成本、内通径大、安全可靠的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装置,本装置的上端通过油管母扣与投送管柱连接,下端通过油管公扣与衬管连接。该装置主要由回插管、倒扣接头和外管组成。所述回插管设置在倒扣接头与外管所构成的内腔中,通过反向扣与倒扣接头连接,呈喇叭口形状,所述倒扣接头通过油管母扣与外管丝扣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回插管顶端设有用于与投送管柱连接的油管母扣,在所述回插管上端套设有扶正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回插管下端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扶正器为6瓣同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连接方便的优点,是一种大幅度降低成本、内通径大、安全可靠的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装置。
2、成本低,悬挂器一般价格在5-7万元,而该装置成本不超过5000元;
3、因回插管设置在倒扣接头与外管所构成的内腔中,通过反向扣与倒扣接头连接,呈喇叭口形状,实现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技术目的。
4、因在所述回插管下端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有效实现替浆密封技术目的。
5、因本装置留井部分与下部衬管通径相同,以保证井筒内通径,在常规的内径124mm套管内使用,内通径最大可达105mm,为后期作业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回插管,2、扶正器,3、反向扣,4、油管母扣,5、倒扣接头,6、外管,7、O型密封圈,8、油管公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衬管二次固井丢手回插装置,本装置的上端通过油管母扣与投送管柱连接,下端通过油管公扣与衬管连接。该装置主要由回插管、倒扣接头和外管组成。所述回插管设置在倒扣接头与外管所构成的内腔中,通过反向扣与倒扣接头连接,呈喇叭口形状,所述倒扣接头通过油管母扣与外管丝扣连接。
在所述回插管顶端设有用于与投送管柱连接的油管母扣,在所述回插管上端套设有扶正器。
在所述回插管下端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所述扶正器为6瓣同心结构。
丢手功能通过倒扣接头实现,倒扣接头牙高1.5mm,螺距4mm;替浆密封功能由回插管与外管配合实现,设计三道O型密封圈。主要性能参数:最大外径:118mm,内通径:82mm;回插密封压力15MPa。该装置能够实现衬管投送、丢手固井一趟管柱完成,满足1500米衬管二次固井工艺要求。
本装置可根据所连接衬管规格尺寸而设计加工。
工作过程:
1、装置组装: 回插管上端油管母扣:Φ73mm,6瓣扶正器,扶正器与回插管可采用焊接扶正块的方法连接,也可以采用圆钢加工为一体化结构,反向扣:Ф90mm,通过反向扣与倒扣接头相连,倒扣接头内的下部为油管母扣;Ф89mm,通过母扣与下部的悬挂器外管的公扣进行丝扣连接,回插管下端设有O型密封圈槽,通过填装密封圈与外管内壁实现密封效果,外管底部油管公扣:Ф89mm,用于与下部衬管进行丝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立组件后向可追溯性和半导体装置前向可追溯性
- 下一篇:外延腔体温度监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