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除垢换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6495.9 | 申请日: | 201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宾;朱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G1/12 | 分类号: | F28G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姚鸿昌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除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除垢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装置,通过换热器内安装的螺旋纽带装置高速旋转,扰动水流冲击换热器管内壁,从而达到去除换热管内壁污垢和强化换热的目的,但水流冲击换热管内壁的污垢会附着在螺旋纽带装置的螺旋纽带上,螺旋纽带表面非常容易结垢,螺旋纽带结垢后,螺旋钮带转速降低,水流冲击力减小,去除污垢能力减弱,换热管内壁仍结有少量污垢,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系统运行阻力增加,螺旋纽带寿命短,经济效益降低;为此,发明人根据多年本领域工作经验,发明了自动除垢换热系统,它包括换热器、颗粒回收器和颗粒循环泵,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安装螺旋纽带装置,颗粒回收器的入口与换热器的出口连通,颗粒循环泵一端与换热器的入口连通,另一端与颗粒回收器的出口连通,换热器内的螺旋纽带装置扰动水流和颗粒冲击换热管内壁,使污垢无法附着在内壁而保持干净,在换热器出口的颗粒回收器内的颗粒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进入颗粒循环泵,被颗粒循环泵输送到换热器入口,颗粒通过扰动的水流与螺旋钮带碰撞和摩擦除掉附着在自动除垢换热装置螺旋钮带上的污垢,使其表面干净,保持螺旋纽带装置的转速,延长螺旋钮带装置寿命,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系统不再结垢,换热效率大幅提高,系统运行阻力减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除垢换热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除垢换热系统,它包括换热器、颗粒回收器和颗粒循环泵,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安装螺旋纽带装置,所述颗粒回收器的入口与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颗粒循环泵一端与换热器的入口连通,另一端与颗粒回收器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纽带装置包括连杆、固定架和螺旋纽带,所述连杆安装在固定架内,所述螺旋纽带一端铆接在连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除垢换热系统,换热器内的螺旋纽带装置扰动水流和颗粒冲击换热管内壁,使污垢无法附着在换热管内壁而保持干净,在换热器出口的颗粒回收器内的颗粒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进入颗粒循环泵,被颗粒循环泵输送到换热器入口,颗粒通过扰动的水流与螺旋钮带碰撞和摩擦除掉附着在自动除垢换热装置螺旋钮带上的污垢,使其表面干净,保持螺旋纽带装置的转速,延长螺旋钮带装置寿命,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系统不再结垢,换热效率大幅提高,系统运行阻力减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纽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器 2、颗粒回收器 3、颗粒循环泵 4、螺旋纽带装置 11、换热管 41、连杆 42、固定架 43、螺旋纽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除垢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换热器1、颗粒回收器2和颗粒循环泵3,换热器1的换热管11内安装螺旋纽带装置4,颗粒回收器2的入口与换热器1的出口连通,颗粒循环泵3一端与换热器1的入口连通,另一端与颗粒回收器2的出口连通;颗粒回收器2对从换热器1内冲击下来的污垢颗粒进行回收,并通过颗粒循环泵3送回换热器1内,对螺旋纽带装置4进行碰撞和摩擦,从而去除附着在螺旋纽带43上的污垢。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螺旋纽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螺旋纽带装置4包括连杆41、固定架42和螺旋纽带43,连杆41安装在固定架42内,螺旋纽带43一端铆接在连杆4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冷水进入换热器1,进行热交换,螺旋纽带装置4的螺旋纽带43高速旋转,扰动水流和颗粒冲击换热器1的换热管11内壁,使污垢无法附着在换热管11内壁迅速被水流带走,颗粒进入回收器2对颗粒进行回收,颗粒循环泵3将颗粒回收器2回收的颗粒,送入换热器1的进口,依靠颗粒的碰撞和摩擦去除附着在螺旋纽带4上的污垢,保持螺旋纽带装置的转速,延长螺旋纽带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系统不再结垢,换热效率大幅提高,系统运行阻力减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生星柳树2代苗全光照嫩枝扦插技术用的恒温箱
- 下一篇:大棚钢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