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煞车线收束结构的自行车车头碗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5324.4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2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辛;陈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志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煞车 收束 结构 自行车 车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车头碗组,特别是指具有用以收纳煞车线结构的自行车车头碗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车头碗组10是设于自行车车架前管A的两端部,用以将前叉直管B可转动地组设在车架前管A,满足自行车转向控制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自行车煞车线E是一端组设于龙头握把F,经车架前管A、车架本体而延伸至前、后轮;惟,如图1所示,煞车线E在车架前管A前侧的部分通常是不具限制的散开状态,位在车架前管A前侧的煞车线E段落长度会因不同自行车车种而有长有短,当长度较长时,该段凌散的煞车线E不仅影响自行车整体美观,也容易在行驶过过程中钩到他物,对于自行车行驶安全性更是影响甚巨。
上述自行车煞车线E的安全影响以及固有在自行车设置车头碗组10的结构,有必要提出一种利用车头碗组10结构改善前述使用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煞车线收束结构的自行车车头碗组,其主要是通过在车头碗组的至少一碗件外部凸设具有穿孔的耳部,以令煞车线穿置该耳部穿孔,达到将煞车线收束限位在车架前管一侧,具有改善煞车线凌散设置外观的技术功效外,被收束固定的的煞车线亦可避免自行车行驶时钩到他物,具有提高自行车行驶安全性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煞车线收束结构的自行车车头碗组,包括组设在自行车车架前管两端及前叉直管之间的一上碗座及一下碗座,该上、下碗座各具有一组设于该车架前管端口的碗件、一套置于该车架前管外部的塞件以及一设于该碗件及该塞件之间的培林,且该上碗座的塞件与该前叉直管之间设置一限位盖件,令该前叉直管与该车架前管通过该车头碗组相互转动地定位组接;其中,至少一该碗件凸设有至少一耳部,且该耳部设有至少一穿孔供该自行车的煞车线穿置限位。
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以收束煞车线的耳部可单独设于上碗座的碗件或单独设于下碗座的碗件,形成具有至少一耳部的车头碗组;亦可同时设置于上碗座及下碗座的碗件,形成具有至少二耳部的车头碗组。
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以收束煞车线的耳部可仅设置一穿孔,供穿置一条以上的煞车线,或者,设置多个穿孔,以令一条煞车线穿置一个穿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自行车煞车线凌散位于车头碗组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碗件设有煞车线收束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碗件的煞车线收束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碗件的另一煞车线收束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碗件设有煞车线收束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下碗件设有煞车线收束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架前管A 前叉直管B
煞车线E 龙头握把F
车头碗组10
上碗座C 下碗座D
碗件20 塞部21
组装部22 耳部23
穿孔24
塞件30
限位盖件40 华司41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2至6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具煞车线收束结构的自行车车头碗组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头碗组包括设在车架前管A两端以及前叉直管B之间的一上碗座C及一下碗座D,其中,该上、下碗座C、D各具有一组设于车架前管A上端口的碗件20,该碗件20是与一套置在前叉直管B外部的塞件30对合组接,且该碗件20与该塞件30之间设有培林(图未示)或其他可提供相同功效的构件,以令车架前管A与前叉直管B之间经该培林达到相对转动的目的;且该上碗座C的塞件30与该前叉直管B之间另设有一限位盖件40以及一用以提高限位盖件40与塞件30结合强度的华司41,藉此,将本实用新型车头碗组限制位在该车架前管A上,避免车头碗组与车架前管A、前叉直管B相对滑动。
如图2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头碗组是通过在至少一该碗件20凸设至少一耳部23,并在该耳部23设置至少一个穿孔24,供一端设于自行车龙头握把F的自煞车线E穿置,而被收束限制在车架前管A一侧,具有避免散乱煞车线E造成不美观或易于和他物钩到影响行驶安全等问题。
于本实施例中,该碗件20成形有一塞部21及一组装部22,该塞部21相对该组装部22具有较小直径,供塞置在该车架前管A端口,该组装部22自该塞部21扩张形成凹槽形态结构,供以内凹空间容置组设该塞件30及该培林(图未示),且该组装部22外面凸设有该耳部23。该耳部23主要如图2所示仅设于上碗座C的碗件20,或可如图5仅设于下碗座D的碗件20,较佳则如图6所示,在该上碗座C的碗件20及该下碗座D的碗件20各凸设有该耳部23,令该煞车线E经穿置该上碗座C耳部23及该下碗座D耳部23而沿该车架前管A限位收束。另外,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将耳部23一体凸设于该组装部22的凹槽槽口一侧,并显示设有一个穿孔24及三个穿孔24的具体实施态样。惟,该耳部23成形于组装部22的位置、数量及该穿孔24数量并不限于此,可视实际使用需求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志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志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5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