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闭门器寿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5096.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1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代培刚;刘志鹏;陈英杰;张阳;张正;马灿林;邢改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门 寿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闭门器寿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门作为一种建筑常用部件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为了让门使用起来更简单方便,闭门器也就相应的受到广泛的发展,但是,在市场上的闭门器种类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为了检测闭门器的质量好坏,闭门器的检测装置也出现在了市场上,目前市场上的闭门器检测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性不太稳定,寿命不长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闭门器寿命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闭门器寿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门架、第一检测门、第二检测门、第一闭门器、第二闭门器、第一汽缸、第一伸缩杆、第二汽缸、第二伸缩杆,所述检测门架包括左门杆、右门杆、顶杆、底架和中间杆,所述第一检测门位于所述左门杆和所述中间杆之间,所述第二检测门位于所述右门杆和中间杆之间,所述左门杆和右门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所述第一汽缸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枢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门,所述第二汽缸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枢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门;
所述第一闭门器的主体和第二闭门器的主体分别固定设于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第一锁紧螺母经第一条形槽固定于所述顶杆上,所述第二调节板通过第二锁紧螺母经第二条形槽固定于所述顶杆上,所述第一闭门器的连杆一端连接于第一闭门器的主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门,所述第二闭门器的连杆一端连接于第二闭门器的主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门;
所述中间杆上设有关门感应器,所述第一检测门和第二检测门上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左侧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一角度尺,所述第一弧形槽内设有第一限位螺栓,所述底架右侧设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有第二弧形槽和第二角度尺,所述第二弧形槽内设有第二限位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门和第二检测门下端分别设有第一指示针和第二指示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门和第二检测门上分别设有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汽缸和第一闭门器分设于第一检测门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汽缸和第二闭门器分设于第二检测门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门和第二检测门的开启角度范围为0~90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种闭门器寿命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门,可同时对两个闭门器锦衣检测,同时,利用汽缸推动检测门来回打开和关闭来检测闭门器的寿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且设有自动感应器,对关闭次数,和关闭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其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设有弧形槽和角度尺,可检测闭门器在任意角度上的受损程度,使使用寿命增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检测门,2、第二检测门,3、第一汽缸,4、第二汽缸,5、第一伸缩杆,6、第二伸缩杆,7、检测门架,71、顶杆,72、左门杆,73、右门杆,74、底架,75、中间杆,8、第一枢轴,81、第二枢轴,9、第一指示针,10、第一限位螺栓,11、第一弧形板,12、第二指示针,13、第二限位螺栓,14、第二弧形板,15、第一闭门器,151、第一闭门器的主体,152、第一闭门器的连杆,16、第一调节板,17、第二调节板,18、第二闭门器,181、第二闭门器的主体,182、第二闭门器的连杆,19、关门感应器,20、第一传感器,21、第二传感器,22、第一弧形槽,23、第一角度尺,24、第二弧形槽,25、第二角度尺,26、第一条形槽,27、第一锁紧螺母,28、第二条形槽,29、第二锁紧螺母,30、第一配重杆,31第二配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5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