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4953.5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业军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721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电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电动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动车辆也逐步面向市场,电动车辆其动力普遍采用蓄电池供电方式,它比传统的车辆排放量小很多,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在全球一致呼吁加强环保的今天,电动车辆一定会因其无污染性和易扩展等优点而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采用传统的供电设备对车辆进行充电有很多不利的地方,包括过多导线的存在,危险性,还有户外有线充电桩的侵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供电设备对车辆进行充电存在很多不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包括:依次相连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电压转化模块、发射模块和天线;其中,所述的发射模块和天线安装在停车位的前端,并且与电动车辆的车头相应的位置; 所述的控制模块接收开始充电信号并启动无线充电过程,以及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过程;所述的电源模块提供交流电;所述的电压转化模块将电源模块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规定频率的电压;所述的发射模块将所述规定频率的电压转化为无线射频信号;所述的天线将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向外发射。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对天线发射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反向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还与电压转化模块相连,由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收到的检测结果控制电压转化模块转化的电压值。
其中,所述的控制模块还与电压转化模块相连,通过对电压转化模块的控制,调整所述无线射频信号的谐振频率。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朝向电动车辆一面的表壳为硬质非金属材质。
其中,所述的电压转化模块、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制作在壳体之内。
其中,所述的天线为外置天线,并围绕在电压转化模块、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外围。
其中,所述的天线是三维线圈。
其中,所述的天线为中空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表层涂有三防漆。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安装在专用的充电站、停车场,也可以安装在其他电力网络的铺设的地方,容易实现对电动车辆的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无线充电装置在具体实现中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无线供电技术(Contactless Power Supply,CPS),也称为感应祸合电能传输技术(InductiveCoupled Power Transmission,ICPT),无接触供电是指输电线路和负载方在没有电气连接和物理接触,甚至在它们之间还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完成电能的传输。无接触供电技术的理论依据是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现代电力能量变换技术、磁场祸合技术,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和微电子控制技术,实现能量从静止设备向可移动设备的传输。经发明人研究发现,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只要电动车辆停在固定位置就可以对其进行充电,甚至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车辆进行充电,这些优点都非常利于电动车辆的普及推广,并且解决了现有供电设备对车辆进行充电存在的若干问题。以下通过若干实施例进行详述。
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将无线充电的发射部分安装在停车位的前端,并且与电动车辆的车头相应的位置,借用现有电力公司网络,由电力公司供电线缆供电。包括:依次相连控制模块101、电源模块102、电压转化模块103、发射模块104和天线105,其中,发射模块104和天线105安装在停车位的前端,并且与电动车辆的车头相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业军,未经陈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