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浸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4544.5 | 申请日: | 2014-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重阳;曾天卷;王兆林;张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绩溪县华林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25/20 | 分类号: | C03C25/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渍装置,主要应用在纤维的化学处理技术领域之中。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尺寸稳定性良好。但它存在不耐磨、不耐折,所以要作为高温过滤材料,则必须对其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在其表面涂覆一层保护材料,以克服其性能不足,还赋予其一些性能以满足高温过滤材料性能要求。用来对玻纤织物进行表面化学处理机组,国内通常有三大类:即卧式、立式和混合式。国内行业大多以卧式为主。(这种卧式机组,其处理炉为卧式炉,大多予焙烘一体式。)由于这种卧式炉,基布在炉腔内水平运行,刚进入炉腔,处理液会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迁移,使制品二面含胶量不一致,性能不良。其次由于炉子具有一定长度,其内必须设置导辊,所以产生粘辊现象。立式炉,理论上讲,只要高度足够,设计合理是可以避免粘辊现象产生,如国外报道30多米高立式炉不发生粘辊,但它操作困难,设计上必须解决若干技术难题,国内立式炉高度均小于10M,因而粘辊也在所难免。混合式即予烘炉为立式、焙烘炉为卧式(或二者连体式),这种处理炉,同样由于高度不够,设计上没有解决粘辊技术难题。
粘辊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浸渍液被基布吸附,随基布一起进入炉腔受热,有部分浸渍液会被刮下粘到导辊子上,随时间推移,粘附在导辊上浸渍液会慢慢固化,由于粘附在导辊上浸渍液不可能是均匀的,加上其后变粘稠,而粘上炉腔内玻纤毛丝、杂质等,从而形成“肿瘤”,这些斑块存在对布面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在生产一段时间后,必须停炉进行清辊——去除导辊表面粘附的“肿瘤”。这样不但影响生产效率,增加能源消费,而且清辊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浸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浸渍装置,包括盛有浸渍液的浸渍槽、设置在浸渍槽外的第一导向辊、设置在浸渍槽内的第二导向辊,玻璃纤维基布由上述第一导向辊导入上述浸渍槽,并由第二导向辊引导出上述浸渍槽,上述浸渍槽上方设置有一对压辊,由上述第二导向轮引导出的玻璃纤维基布经上述压辊中间输送出浸渍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浸渍槽上方设置有浸渍架,上述浸渍架设置有横向的凹槽,上述两个压辊,其中一个压辊为固定压辊并且其滚轴固定在上述浸渍架,另一个压辊为活动辊并且其滚轴穿过上述凹槽铰接活动拉杆,上述活动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气缸。
进一步地,上述浸渍槽内设置有电加热管与测温杆。
进一步地,上述浸渍装置的上游端设置有贮布装置,上述贮布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导辊,上述各导辊交错设置,其中,至少一个导辊可移动并改变与相邻的导辊之间的距离,玻璃纤维基布经上述各个导辊呈折扇式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玻璃纤维过滤材料经表面化学处理后色泽均一,质地柔软,耐磨耐折性能良好,性能稳定等效果,而且解决了行业内表面化学处理粘辊等老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浸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案例贮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浸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浸渍装置,包括盛有浸渍液9的浸渍槽8、设置在浸渍槽8外的第一导向辊7、设置在浸渍槽8内的第二导向辊12,玻璃纤维基布1由上述第一导向辊7导入上述浸渍槽8,并由第二导向辊12引导出上述浸渍槽8,上述浸渍槽8上方设置有一对压辊,由上述第二导向轮12引导出的玻璃纤维基布经上述压辊中间输送出浸渍装置。
在本实施案例中,上述浸渍槽8上方设置有浸渍架4,上述浸渍架4设置有横向的凹槽,上述两个压辊,其中一个压辊为固定压辊2并且其滚轴固定在上述浸渍架4,另一个压辊为活动辊3并且其滚轴穿过上述凹槽铰接活动拉杆5,上述活动拉杆5的另一端铰接气缸6。
控制活动辊3即可控制玻璃纤维基布1所受到的挤压力度,以便调节吃胶量
同时,上述浸渍槽8内设置有电加热管11与测温杆10,以便实时监控浸渍槽内的液温并进行调整。
图2为本实施案例贮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贮布装置位于浸渍装置的上游方向,包括至少三个导辊,导辊交错设置,其中,至少一个导辊可移动并改变与相邻的导辊之间的距离,玻璃纤维基布经各个导辊呈折扇式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绩溪县华林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绩溪县华林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釉面喷涂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的可变气门系统、控制装置及可变气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