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混合设备及其消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4363.2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俞基生;李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8 | 分类号: | B01F7/0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混合 设备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设备及其消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容器固定型混合设备的类型比较多,有螺带式混合设备、犁刀式混合设备、瞬间失重粒子混合设备、行星锥形混合设备。其中,卧式混合设备有卧式螺带混合设备和犁刀混合设备等,锥形混合设备按螺旋个数分为单螺旋锥形混合机、双螺旋锥形混合机、三螺旋锥形混合机三种。
锥形双螺旋混合机又分为对称双螺旋混合机和非对称双螺旋混合机两种,对称和非对称螺旋都是在混合设备筒体中使螺旋在绕自己的轴转动(称之为“自转”)的同时,还环绕锥形筒体的中心轴,并借助于转臂的回转在锥体壁面附近又做行星运动(称之为“公转”)。锥形双螺旋混合机整个设备借助螺旋的公、自转使物料在锥体内产生复合运动,从而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螺旋自转的方向以使物料从锥体底部向锥体顶部运动为正方向。该种锥形双螺旋设备混合强度较剧烈,但是对部分粉粒体物料有破坏表层的作用。
锥形三螺旋混合机是对称双螺旋混合机在中间轴线部位加一根螺旋轴,实体螺旋分布在中下部位。中间螺旋把物料提升到双螺旋底部的层面,然后由双螺旋来完成对筒体上层物料的混合。对称的两个螺旋的旋向相同分别分部在筒体的两边且与中间螺旋转向相反,但三条螺旋均为把物料从锥体底部提向锥体顶部。锥形三螺旋混合机混合均匀度不如双螺旋混合机一般适用于混合容积大的设备。
双螺旋沿壁和中间环面公转,致使物料沿着锥壁做圆周运动;螺旋自转使物料自锥底沿着螺旋面上升。螺旋的公、自转复合运动使一部分物料被吸入螺旋的圆柱面内,同时又受到螺旋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使锥体壁处的物料流向锥体中心。这样物料在筒体内的几种运动叠加循环形成了复杂的漩涡运动从而产生对流、剪切、扩散,使混合设备内的物料充分对流混合。
对于较软、具有弹性变形的固体颗粒物料在物料混合搅拌中会出现振动、发热等现象。振动使噪音加大,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锥形混合设备及其消振结构,降低物料在混合搅拌中出现的振动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形混合设备的消振结构,该锥形混合设备的锥角为α,其特点是包括在长螺旋轴的轴端底部轴向凸出设置的渐缩的实体,该实体的外侧表面与长螺旋轴的轴线成一个夹角,该夹角小于90度-α。
所述的消振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实体为锥形实体。
所述的消振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α为17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锥形混合设备,包括长螺旋轴,其特点是包括所述的消振结构。
所述的锥形混合设备,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锥形混合设备为锥形双螺旋混合设备。
所述的锥形混合设备,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锥形混合设备包括筒体、减速机、长弯臂、短弯臂、所述长螺旋轴和短螺旋轴,筒体形状为倒锥形,筒体上部的顶盖为平封头与筒体为一体式结构,筒体上部设置进料口和检修口,顶盖中间安装减速机,筒体中心设置喷液装置,减速机具有公转轴和自转轴,公转轴通过连接法兰来连接长弯臂、短弯臂,长弯臂的末端的弯头内安装有可转动的长螺旋轴,短弯臂末端的弯头内安装有可转动的短螺旋轴,自转轴通过锥齿轮组分别与长、短弯臂内的传动轴连接,长弯臂内的传动轴再通过锥齿轮组连接长螺旋轴连接的螺旋传动头轴,短弯臂内的传动轴再通过锥齿轮组连接短螺旋轴连接的螺旋传动头轴。
所述的锥形混合设备,其进一步的特点是,长弯臂为整体铸造结构。
所述的锥形混合设备,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减速机的自转轴为空心结构并形成喷液通道,以使喷给物料的液体从减速机顶部进入筒体从喷头喷出。
所述的锥形混合设备,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短螺旋轴的叶片比长螺旋轴的叶片直径大,长、短螺旋轴都为空心轴薄壁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锥形螺旋混合设备内部,在机械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下对较软、 具有弹性变形的固体颗粒物料进行混合操作时会产生的振动尤为有效,能消除振动,使设备运转平稳。达到节能,减少环境的噪音污染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锥形双螺旋混合设备(配置消振结构前)的装配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锥形双螺旋混合机传动部件的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1中减速机到筒体内联接和啮合的构造图。
图4是图1中弯臂中齿轮啮合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双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