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3473.7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新东;张燕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4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速 磨煤机下架 体外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封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中速磨煤机是火力发电厂重要的辅助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由于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性能造成了漏风、漏粉,如果处理不及时,情况严重时,有大量石子煤从传动盘底部喷出,甚至有火星冒出,减速机、液压缸亦被大量石子煤掩埋,严重危及设备运行安全甚至污染生产环境,影响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
原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装置,多采用碳晶块迷宫密封结构(如图1)。
图1所示:碳晶块迷宫密封,碳晶块镶嵌于外气封凹形槽内,碳晶块内圆与中速磨煤机传动轴外圆接触,中速磨煤机运行时炭精块与中速磨煤机传动轴接触摩擦,其利用炭精块中石墨耐磨性和润滑性的特点与中速磨煤机传动轴进行接触式密封,但是每组碳晶密封环是由多块碳晶块拼接组成,由于接口多、间隙大、容易破碎等原因,密封效果不明显,且密封周期短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漏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彻底解决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漏风、漏粉的问题,并且提高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性能的一种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套分四块组成,通过销钉螺栓拼接组成一个环形密封,套装在中速磨煤机传动轴上,密封套与传动轴留有一定间隙,密封套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磨煤机下架体底部,密封套内圆设有五组凹形槽,其中三组凹形槽内镶嵌有毛毡,毛毡与中速磨煤机传动轴轴面接触,其中两组凹形槽与套装在中速磨煤机传动盘上的动密封环相配合,两组动密封环是由两条橡胶密封条通过粘接形成,套装在中速磨煤机传动轴上,设备运行时随中速磨煤机传动轴在密封套两组凹形槽内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一)密封效果好:采用三道毛毡密封和两道动静密封形成的迷宫密封结构,增加了有效的密封面积提高了密封效果;(二)对中速磨煤机传动轴不产生磨损:毛毡质地较软密封效果好,对传动轴不产生磨损,动密封环与密封套凹形迷宫密封槽保持一定间隙,且与中速磨煤机传动轴一起旋转对传动轴不产生磨损;(三)检修维护方便:密封套分四段采用铸造加工而成,重量轻安装检修维护方便;(四)维护成本低:后期维护只需更换动密封环,检修更换方便,后期维护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现有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装置示意图;
图1中:1L形法兰盘,2碳晶密封块,3螺栓,12中速磨煤机下架体,13中速磨煤机传动轴。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中:4分段密封套,5螺栓,6凹形迷宫密封槽,7凹形槽,8拉簧,9动密封环,10毛毡密封条,11销钉螺栓,12中速磨煤机下架体,13中速磨煤机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现有密封装置中,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
在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处,拆除原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装置组件(1)(2)(3),以便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部件。
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外气封密封装置的安装:安装时首先将毛毡密封条,镶嵌在密封套凹形槽(7)凹槽内,然后安装动密封环(9),安装时按磨煤机传动轴周长的90%截取密封条的长度,截口斜45度顺磨煤机旋转方向搭接,密封条紧贴传动轴,两端涂抹粘接剂,用力施压待一定时间后,动密封环(9)形成,两组动密封环(9)通过拉簧(8)将其固定在中速磨煤机传动轴(13)上,密封套(4)分四段组成,分别将密封套(4)各段通过销钉螺栓(11)组合成环形,然后通过螺栓(5)固定在中速磨煤机下架体(12)底部,安装时确认动密封环(9)进入凹形迷宫密封槽(6)内,毛毡密封条与传动轴(13)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新东;张燕,未经赵新东;张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3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