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与胶囊管口对接且便于粉料导入的包装瓶瓶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2526.3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3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宏;刘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药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41/62;B65D5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胶囊 管口 对接 便于 导入 包装 瓶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包装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的一种易于与胶囊管口对接且便于粉料导入的包装瓶瓶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养生。中药作为国粹,几千年来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养生的功效被大家广泛认可。传统中药饮片也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融入新的加工技术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颗粒饮片、粉末型饮片的产生,免去了煎煮入药的繁琐,方便服用、易携带。临床上也有一部分单味使用的中药,尤其是贵重药材,经研磨吞服或冲服效果更佳,如人参、三七、川贝母、水蛭等,因此打粉入药也成为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中药饮片粉剂中伪品、混淆品增多,很多消费者多选择自己买药材打粉;同时由于药物粉碎后表面积增大,其嗅、味、刺激性、吸潮性也相应增大,给消费者的服用以及粉剂的存储带来新的难题。为了掩盖中药粉剂的不良气味,多数人将其装入胶囊进行服用,但因胶囊填充机价格昂贵,人们则通过手动操作进行胶囊填装,填装过程中药饮片粉末暴露至空气中,不仅易扬尘刺激消化道,又易散落造成浪费,操作费时、费力;而中药饮片粉剂如不经密封保存也会引起变质带来更大的损失。为了能够保证药物密封的同时,方便药物填充胶囊,发明一种易于与胶囊管口对接且便于粉料导入的包装瓶瓶盖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的易于与胶囊管口对接且便于粉料导入的包装瓶瓶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设置于外盖内,且外盖与内盖紧密配合设置,所述内盖内侧垂直于顶面设置至少一个胶囊接口;所述外盖内的顶部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内盖上的胶囊接口套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将瓶盖设为外盖与内盖的组合体,内盖上设有胶囊接口,可以与胶囊管实现牢固紧密的对接,实现瓶体内的药粉方便快捷的填装至胶囊内,外盖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胶囊接口紧密配合,具有良好的密封作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口服粉剂产品快速、便捷填装至胶囊,操作简便、卫生;且剩余粉剂产品在瓶盖的密封保存下可保证其品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与产品配套,还可以在购买普通包装瓶后更换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药物服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瓶口配合使用工作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剖视示意图;
图中:1-外盖,11-密封圈,12-螺纹,2-内盖,21-胶囊接口,22-限位卡,3-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盖1和内盖2,所述内盖2设置于外盖1内,且外盖1与内盖2紧密配合设置,所述内盖2内侧垂直于顶面设置至少一个胶囊接口21。
所述外盖1内的顶部设置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与内盖2上的胶囊接口21套接配合。
所述内盖2为凹型内盖,其边缘部分高于内侧部分,所述内盖2内侧上垂直设置胶囊接口21,边缘部分设置限位卡22,所述限位卡22设置为与瓶口3上端部的形状相配合的直角弯折形状,所述胶囊接口21与外盖1上的密封圈11套接配合,且胶囊接口21处于密封圈11之内。
所述外盖1内侧与瓶口3配合部分设置螺纹12。
所述螺纹12为连续螺纹或间断螺纹,且与瓶口3密封配合。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和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内盖2为凸型内盖,所述内盖2上面设置的胶囊接口21高于内盖2边缘部分,所述胶囊接口21与外盖1上的密封圈11套接配合,且胶囊接口21处于密封圈11之内,所述内盖2内表面设置为与瓶口3外侧相配合的螺纹12,所述内盖2外侧与外盖1内侧密封配合。
所述密封圈11与胶囊接口21套接配合,且密封圈11处于胶囊接口21之外。
所述胶囊接口21外径与胶囊管内径大小相适应,两者密封配合,所述胶囊接口21高度为0.5~5.0 mm。
所述胶囊接口21与内盖2上表面垂直设置。
所述的外盖1和内盖2之间可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外盖1和内盖2为一体式结构,使用起来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药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药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2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