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性能涂装中门开闭折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2479.2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正;王彦力;苗雷;李欣;包爽;杨晓光;张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涂装中门 开闭 折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的涂装车间工装挂具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方便、牢固的高性能涂装中门开闭折页,其主要在涂装车间内流转,用于车中门在涂装车间全工序开启、关闭、定位等。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组装生产厂的生产线上,涂装车间属必须的生产环节。目前,同类涂装车间所实用的中中门开闭折页多为钢柱、铰链等形式连接,钢柱安装后距离车身内板过近,严重影响车身内板手工喷涂操作,影响车身内板外观质量,再此类工装安装后旋转轴心在车身外部,使车门关闭后距离车身距离较远,且车门向后遮挡车门后框口,以上在自动机喷涂过程中,车身B柱、C柱无法正常喷涂。漆膜质量不良,造成较多客户漆面投诉,影响整车外观质量。要从根本上杜绝隐患及事故发生,常见方案主要是:拍停生产线在缺陷位置增加手补面积,在面漆结束后再离线区域返修,极大的影响了涂装车间的生产节拍以及下线率等。
因此综合考量,开发涂装中门旋转连接机构,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人员作业负担,也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整车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涂装中门开闭折页,它能够实现车中门在涂装车间便捷开启、安全牢固、面差小、不遮挡内板及车身喷涂区域,以解决车车身内板及车身中立柱喷涂质量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该高性能涂装中门开闭折页包括有旋转连接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连接主体框架由U型框及立柱组成,该U型框的车门端设置有与车门B柱铰接的旋转销轴;在立柱上设置有与中门连接的安装销轴和螺紧装置。
所述的U型框有两个,上下对应固定在立柱上。
在靠近车门端的两个U型框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杆。
在立柱上还设置有与中门连接有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技术效果:它采用机械锁紧结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便于维护;可保证车门多角度开启,不回弹;不遮挡喷涂位置;生产效率高;制作工作相对简单,实用价值高,可靠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1立柱,2 U型框,3旋转销轴,4安装销轴,5锁紧装置,6螺紧装置,7支撑连杆。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在于其权利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包括有由U型框2及立柱1组成的旋转连接主体框架,U型框2有两个,上下对应固定在立柱1上,在靠近车门端的两个U型框2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杆7。U型框2的车门端设置有与车门B柱铰接的旋转销轴3;在立柱1上设置有与中门连接的安装销轴4和螺紧装置6。
在立柱上还设置有与中门连接有锁紧装置5。
本实用新型在装焊车间安装,经由涂装车间使用,在总装车间下线拆卸。安装时,通过安装销轴4安装在车门内板相应安装孔内,同时可以起到在X、Y两个方向上限位,再用螺栓在螺紧装置6的螺紧,此螺紧装置6为折页在车门内板上Z方向第一限位,使中门旋转连接结构固定在车门内板上,再将锁紧装置5锁紧在车门内板空位中,保证工装在车门内板上的Z方向双重限位。折页在车门内板安装完毕后,将两个旋转销轴3套入车身B柱位置相应销套中,即完成整个车门在涂装车间的开闭操作,折页可以很好的控制车中门相对中门框口的位置,保证车中门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平稳,确保自动喷涂的准确性。
拆卸时,首先将将两个旋转销轴3由车门安装位置拔出,完成车门与车身分离,再将锁紧装置5的扳手板下,之后拆卸螺紧装置6的螺栓,最后将折页直接由车门内板安装位置拔出,完成折页与车门内板的分离。
锁紧装置5通过锁紧车门内板,完成工装在车门上的多方限位,确保车身在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且安装点均采用无喷涂区域,不干涉正常手补喷涂。脱漆周期长,可靠性能高。综上所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2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