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包装材料生产污水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2363.9 | 申请日: | 2014-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王文娟;林靖华;孟莹莹;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平海华科技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 地址: | 256213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包装材料 生产 污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环保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包装材料生产污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污水处理在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物化处理,另一种为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工艺中又分为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和好氧结合处理。在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该种污水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物,生化性能极低,所以现有装置对其有机物的处理只能去除其中的一小部分,一般去除率只有12%左右,残存的大部分将随出水排放到受纳水体,因此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装置无法满足环保要求,对污水处理不彻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包装材料生产污水的装置,该装置针对污水的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较多、生化性差、色度重等特点,提高处理效率,降低综合污水处理成本,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低成本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处理包装材料生产污水的装置,污水管连接芬顿物化池Ⅰ,其中芬顿物化池Ⅰ的进水口处设有粗格栅;芬顿物化池Ⅰ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调节池和芬顿物化池Ⅱ;芬顿物化池Ⅱ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初沉池、沉砂池和一沉池;一沉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厌氧池和CASS池,其中CASS池上部的一侧设有清水出口,该清水出口处设有光触媒杀菌消毒网板,CASS池中部设有生物活性炭吸附层,CASS池的底部为锥形并在底端设有沉泥出口,沉泥出口处连接有沉泥压缩机;在CASS池底部的锥形面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
所述CASS池底部锥形的锥角为60~72°。在该锥角范围内可以对污泥的排放具有最佳的导流作用。
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4.5~6.7mm。通过实验测得,在该孔径范围内不仅氧的利用值达到最高峰,而且可以实现完全无死角。
所述初沉池的进口处设有细格栅。
所述芬顿物化池Ⅰ和芬顿物化池Ⅱ均为圆柱体。
所述芬顿物化池Ⅰ的高径比为0.7~0.85,该高径比范围符合初次进行芬顿物化的污水特性,使其物化效果达到最佳;芬顿物化池Ⅱ的高径比为1.0~1.2,在此高径比范围内适合再次芬顿物化的环境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包装材料生产污水的装置是将污水首先通过带有粗格栅的芬顿物化池Ⅰ进行一次芬顿物化;再经过调节池进行调节B/C比进一步提高污水的生化性,然后经过芬顿物化池Ⅱ进行二次芬顿物化,这样经过芬顿物化池Ⅰ-调节池-芬顿物化池Ⅱ的过程,符合包装材料生产污水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较多、生化性差的特点,可以对其进行彻底物化处理。CASS池上部的一侧设有清水出口,该清水出口处设有光触媒杀菌消毒网板,这样使得清水在最后关口还能进行进一步的杀菌处理,安全环保。CASS池中部设有生物活性炭吸附层,CASS池的底部为锥形并在底端设有沉泥出口,沉泥出口处连接有沉泥压缩机,最终得到泥饼,然后将泥饼填埋。在CASS池底部的锥形面上均匀分布有曝气孔。曝气微孔使得氧利用率提高,也可降低能耗,同时曝气微孔较为均匀对污泥的剪切力小,能保证产生的菌胶团不被打散可有效的避免污泥死角的发生。
综上所述,所述用于处理包装材料生产污水的装置针对包装材料生产污水的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较多、生化性差、含盐量高、色度重等特点,提高处理效率,降低综合污水处理成本,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低成本的污水处理装置,同时对所得清水又进一步彻底处理,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维修,且耗水少。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污水处理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污水管,2为芬顿物化池Ⅰ,3为粗格栅,4为调节池,5为芬顿物化池Ⅱ,6为初沉池,7为沉砂池,8为一沉池,9为厌氧池,10为CASS池,11为清水出口,12为光触媒杀菌消毒网板,13为生物活性炭吸附层,14为沉泥出口,15为沉泥压缩机,16为细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平海华科技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邹平海华科技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2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