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雨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692.X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郭敏;娄凯翔;娄凯翔;吴佳薇;吴佳薇;胡阿敏;胡阿敏;陈紫琛;陈紫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3/04 | 分类号: | A41D3/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雨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雨服,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雨衣。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等速度较快交通工具增多情况下,雨天骑车出行人群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防雨服的设计也更应趋向于人性化,而现如今的常规雨衣在穿着使用时不利于行人的行车安全。
一方面,在雨天的时候,行人在骑车途中穿着带帽子的雨衣,后方车辆的喇叭声被雨声和厚实的雨衣遮掩,听觉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行人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当车辆速度较快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一方面,现行的雨衣有些虽有加大帽檐的设计,但是下雨过大时,雨水也会淋湿面部,不仅起不到完全防雨的效果,且雨水直接打在人眼睛上,影响舒适性,缺乏人性化,影响视线,进而影响骑车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好,且设计人性化的安全雨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安全雨衣,包括衣体,所述衣体上设有雨帽,在所述雨帽上设有能盖到人体鼻尖位置的透明面罩;所述雨帽上位于耳部位置具有开口,所述雨帽上设有覆盖住所述开口的螺旋橡胶体。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螺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衣体前片上设有包裹住人体下颚的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衣体的前片和后片在肩部位置处粘接或通过搭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衣体前片设有透明透光区。
进一步地,在所述衣体前片和后片上均设有荧光警示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安全雨衣,通过在雨帽耳部设置开口,在开口部覆盖螺旋橡胶体,螺旋橡胶体覆盖住开口,能够挡雨;同时在不影响挡雨情况下,螺旋橡胶体层与层之间相互叠加,在叠加部位具有缝隙,汽车喇叭声能够通过该缝隙穿入人耳,进而使得行人能及时做出反应,提高骑车者骑行安全性;通过在雨帽上设置能盖住鼻尖的透明面罩,透明面罩一方面能够挡雨,提高舒适性,另一方面,不会影响骑行者视线,提高骑车者出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雨衣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雨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雨衣的雨帽上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雨衣的雨帽上开口的变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螺旋橡胶体,2、透明面罩,3、衣体,4、透明透光区,5、前片和后片连接处,6、雨帽,7、荧光警示条,8、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安全雨衣,包括衣体3,衣体3上设有雨帽6,在雨帽6上设有能盖到人体鼻尖位置的透明面罩2;雨帽6上位于耳部位置具有开口,雨帽6上设有覆盖住开口的螺旋橡胶体1。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雨衣不安全的因素,基于更加人性化的考虑,通过在雨衣头部增加透明面罩2和耳部做开口处理后覆盖螺旋橡胶体1,起到对使用者视线和听觉的改善的作用,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人性化雨衣。螺旋橡胶体1由橡胶以螺旋线结构形式层层叠加构成,螺旋橡胶体1层与层之间以螺旋线结构方式叠加,层与层叠加处具有缝隙,便于喇叭声从雨帽6耳部开口传入人耳。
进一步地,作为变形方案,开口为螺旋结构。螺旋橡胶体1覆盖住螺旋结构开口,且螺旋橡胶体1层与层间的缝隙和螺旋结构开口相通,此种结构在保证汽车喇叭声通过该缝隙穿入人耳的同时,能够保证雨帽6在耳部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衣体3前片上设有包裹住人体下颚的延伸部8。衣体3前片上的延伸部8,在保证雨水不会通过颈部进入淋湿人身体的同时,延伸部8和透明面罩2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能够使呼吸产生的雾气不会液化在面罩上而影响视线,进一步地保证行车安全性。
进一步地,衣体3的前片和后片在肩部位置处粘接或通过搭扣连接。衣体3的前片和后片在肩部位置处粘接或通过搭扣连接,如图1和2所示的前片和后片连接处5,便于雨衣穿脱和人体活动,提高舒适性,进而达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进一步地,衣体3前片设有透明透光区4。透明透光区4便于电动车的车灯灯光射出,这样能够给骑行者在光学较暗区域提供照明,以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衣体3前片和后片上均设有荧光警示条6。荧光警示条6在路线较案地区会发生荧光,以便于对面或后面车辆识别,能够进一步地保证行车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