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水箱、副水箱的安装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501.X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袁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黄志兴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安装 结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副水箱、副水箱的安装结构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副水箱(膨胀水箱)用来调整散热器中冷却水因为冷热变化导致的体积和压力变化。传统的副水箱通常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固定在车架纵梁上。但是,这些安装支架及联接管路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汽车的重量。
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副水箱安装在车架纵梁上,不能保证副水箱高于散热器的水位,导致副水箱的除气效果差,不能做到连续除气。另外,由于副水箱安装在纵梁上,由于受到车身的遮挡,冷却液的加注和补充比较困难,这种情况对于不能前翻的双排车型来说更为明显。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副水箱获得更好的除气效果和加水方便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水箱,以及一种副水箱的安装结构,该副水箱安装结构的结构紧凑,副水箱加注冷却液方便,并且除气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水箱,该副水箱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储水室和第二储水室,所述第一储水室和第二储水室相对弯折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储水室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加水口。
优选地,所述加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室的顶壁。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储水室上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连通的第一管口和用于与发动机连通的第二管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副水箱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副水箱为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副水箱,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车架、分别固定安装于该车架的散热器和车身底板,该车身底板位于所述散热器上方并具有座椅检修孔,其中,所述副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第一储水室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侧壁,所述第二储水室位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车身底板之间,所述加水口位于所述车身底板的座椅检修孔之下。
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水室设置有带安装孔的第一凸缘,所述散热器的上侧壁相应位置设置有带安装孔的第一凸台,所述副水箱和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一凸台固定安装。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风圈,所述风圈上设置有带安装孔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储水室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带安装孔的第二凸缘,所述副水箱和所述散热器还通过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第二凸台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有上述任意一种副水箱的安装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副水箱直接安装在散热器上,副水箱的两个储水室相对弯折并连接为一体,其主体部分即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分别位于散热器的侧壁和顶壁,因此该安装的结构紧凑,并且不需要额外的支架结构进行安装,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汽车的重量,有利于降低车辆的油耗。另外,由于副水箱的第二储水室位于散热器之上,散热器中的气体在管路中沿向上的方向进入副水箱,可以做到连续除气。还有,通过散热器在车架上的固定安装,副水箱相对于车身底板的位置固定,副水箱上设置的向上开口的加水口位于车身底板的座椅检修孔之下,需要给副水箱加水时,掀开座椅露出座椅检修孔即可向加水口中加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水口受到车身的遮挡,冷却液的加注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副水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副水箱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副水箱安装在散热器上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副水箱安装在散热器上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副水箱和散热器、以及车身底板安装到车架上后,副水箱的加水口相对于车身底板的座椅检修孔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副水箱 11 第一储水室
12 第二储水室 13 加水口
14 盖 15 第一凸缘
16 第一管口 17 第二管口
18 第二凸缘 20 散热器
21 第一凸台 22 风圈
23 第二凸台 30 车身底板
31 座椅检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