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静电收尘器的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114.6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顶;鄢茂军;吴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乐山伟业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静电 收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静电收尘器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收尘器是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阳极和阴极上,通过高压直流电,形成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电晕场和吸附电子的电场。气体电离后所产生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晕场的粉尘上而使粉尘获得电荷。电荷粉尘在电场的作用下向极性相反的电极运动而沉积在电极上,以达到气体和粉尘分离的目的,然后借助于振打装置使粉尘落入下部灰斗,净化后的气体便从烟囱排出。
如中国专利号“200520032511.8”公开了一种高效电收尘器,其公开日为2007年03月14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收尘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收尘装置、振打装置、电控系统以及罩在机架外的壳体;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收尘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阳极排和阴极排,阳极排包括框架和竖直等距设置在框架内的金属圆管,阴极排包括框架和以等距间隔竖直设置在同一框架内的放电极与辅助电极;振打装置分别与阳极排和阴极排的框架相连接;电控系统通过导线和控制元件分别与收尘装置和振打装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设置的阳极排和阴极排至少是上、下两层,在每层极排上都分别设置有振打装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经过理论计算和试验论证得出,在电晕场中,如果烟气流速越高,则烟气的电阻越大;如果烟气流速变低,则烟气的电阻变小。如果在整个电晕场中存在流速差距很大的各烟气流速,那么,电晕场中各点的电阻差异就变大。而在同样电压情况下,电阻差异的变大会影响收尘效果。例如在高流速区域,也就是高电阻区域,由于电阻变大,可能使该区域内产生的电晕场封闭,不能产生有效的电晕放电形成有效的电晕场;而在低流速区域,由于电阻变小,在同样的高电压作用下,会产生电火花放电,同样不能形成有效的电晕场。因此在电晕场中,烟气的流速应当越均匀越好,这样才能避免局部电晕场闭塞和局部电晕场产生电火花放电的现象,使阴极排充分放电,保证电晕场强度更好。但由于该专利中的进风口直接与壳体连接,因此在负压抽风的作用下,从进风口进入静电收尘器的烟气会形成柱状气流,并以高流速穿过电晕场。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高速的柱状气流穿过电晕场时,由于速度差的关系,会在高速柱状气流外周形成负压面。此负压面有两个特点,一是使柱状气流的体积减小,二是高速柱状气流受外气压影响,会在高速柱状气流外表面上形成一层紊流层,此紊流层会抽取部分高压气体,使紊流层扩大,形成中压气流层。如果电晕场的长度足够,此中压气流层一方面会融入高速低压的高速柱状气流,另一方面也会抽取高速柱状气流中的低速高压气流。高速气流与低速气体的融合会造成高速气流加大,从而造成穿堂风的形成。但由于高速柱状气流流速快,电晕场长度也不能满足长时间的匀风,特别是负抽风状态下,匀风更是不可能的。因而进风口直接与壳体连接的结构不能有效地均化烟气流速,不仅导致电晕场的强度较差,还降低了收尘效果。
另外,中国专利号“96206527.7”公开了一种高压静电收尘器的进气装置,其公开日为1997年11月19日,主要是通过设置在进气管口与风帽之间的锥台形分流罩来均化烟气。但由于分流罩为空心结构,其出风口与内层收尘室相对应,且出风口位于内层收尘室内,这就使得进入内层收尘室的烟气量远远大于进入外层收尘室的烟气量,导致烟气的均化效果较差。并且,该专利主要适用于同心园式和同心圆扇形式的电收尘器,并不能直接用于卧式静电收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卧式静电收尘器的进气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通过电晕场的烟气的表面积,并使烟气以较为均匀的流速通过电晕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卧式静电收尘器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进风筒、附壁效应破坏机构、匀风锥体和分风板,所述附壁效应破坏机构固定设置在锥形进风筒内的进口端,所述分风板固定在匀风锥体的大直径端,分风板与匀风锥体配合形成至少二个扇形进风通道;所述匀风锥体和分风板均固定设置在锥形进风筒的出口端。
所述附壁效应破坏机构为与锥形进风筒相适配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大口径端固定在锥形进风筒的进口端。
所述分风板的数量为3—8块,且所述分风板均匀地焊接在匀风锥体上。
所述匀风锥体的尖端部与锥形进风筒的进口端中心相对应,所述匀风锥体通过分风板固定在锥形进风筒的出口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乐山伟业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乐山伟业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片提升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鳖血营养口服液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