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硅渗透的G6多晶铸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9559.7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路景刚;余刚;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渗透 g6 多晶 铸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硅渗透的多晶炉,尤其涉及一种防漏硅渗透的G6多晶炉。
背景技术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在多晶硅片晶体上所制,多晶硅片是由多晶硅锭机械加工得到,而多晶硅锭是由多晶铸锭炉定向凝固硅工艺所得。
在多晶硅锭定向凝固过程中,硅原料在石英坩埚内被加热、融化、从底部开始向上凝固,在此过程中,石英坩埚有可能受到硅料受热膨胀积压或本身有隐裂等缺陷,使坩埚出现裂纹,导致硅熔液从裂纹中浸出情况。硅熔液一旦漏出,很有可能流到炉腔内部,烧穿炉内壁,进一步导致炉壁中的冷却水迅速汽化,很有可能使多晶炉内压力迅速膨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主流的GTsolar多晶铸锭炉在防漏硅、漏硅检测和漏硅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GTsolar原设计的热场称为G5,它适用范围为890*890mm的石英坩埚,由于该尺寸的坩埚和炉内径(1850mm)之间的空间比较充裕,所以可以在石英坩埚系统与炉内径之间设计比较厚的截面作为正方形的保温层,保温层四面度可达90mm,保温层角部厚度可达90*1.414=127.3mm,保温层外层角部虽然离炉内壁之间空间不大,但由于角度保温层比较厚,当硅熔液泄露出坩埚时,不会渗透角部保温层而到达炉内壁,大部分硅熔液会流到下炉腔的溢流棉而冷却。
现阶段,行业里大部分开始或准备开始改造GTsolar多晶炉的热场,把G5热场升级为G6,即将石英坩埚外径由原先G5的890mm升级到G6的1040mm,但由于在炉内径不变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将保温层系统的四个角部设计为倒角形状,此时倒角形状的角部厚度在45mm左右厚,如附图1所示。G6石英坩埚的一次装料量在800KG左右,比G5的典型投料量500KG有明显的提升,而且G6使用的石英坩埚更大,一旦发生硅熔液从石英坩埚里泄露出来,危险程度比较大。最关键的是,倒角形状四个角处角部保温板厚度只有45mm左右厚,远低于G5保温层系统角部127.3mm厚,硅熔液非常容易渗透此处的角部保温板或沿板与板之间的缝隙流到角部保温板的最外侧,从而侵蚀到临近的炉内径,造成非常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漏硅渗透的G6多晶铸锭炉,解决了在石英坩埚热场由G5升级至G6后,保温层系统角部相应变薄成倒角形状的情况下,仍能防止漏硅从倒角形状的角部渗透的结构设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漏硅渗透的G6多晶铸锭炉,包括石英坩埚、保温层系统和多晶铸锭炉,所述保温层系统设置在多晶铸锭炉内,所述石英坩埚设置在保温层系统内,所述保温层系统的角部为倒角形状,在所述保温层系统的倒角部分内侧设置石墨防护罩,且该石墨防护罩与保温层系统的角部结构形状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倒角内侧部分设置石墨防护罩,防止了漏硅从倒角角部位置发生渗透。
更进一步的,所述石墨防护罩的厚度在1-20mm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石墨防护罩下部伸出保温层系统一段距离的导流板,且该段距离的导流板的伸出长度在0-20mm之间。导流板的设计使硅熔液更好地流向下部的溢流棉。
更进一步的,所述石墨防护罩的材质为等静压石墨或挤夺中粗石墨。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针对的是石英坩埚由G5升级至G6后,导致保温层系统的角部被迫由原先的直角改为倒角形状的设计,也因为倒角形状的角部造成了角部厚度大幅度减小带来的角部漏硅渗透的危险,故在保温层系统角部内侧设置有与此形状相吻合的石墨防护罩,防止升级后的G6多晶铸锭炉漏硅渗透出保温层系统的角部烧穿炉壁。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倒角部分内侧设置与保温层系统角部形状相吻合的石墨防护罩,有效防止了从石英坩埚里泄露出来的硅溶液,沿保温系统相临两侧板处的缝隙流到保温层系统的的外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目前行业内将G5热场升级改造为G6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9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系统
- 下一篇:电镀废水铜镍一体化循环在线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