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细颗粒物的汽车排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8344.3 | 申请日: | 2014-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庆春 |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3/037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 代理人: | 刘红祥 |
| 地址: | 4153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颗粒 汽车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发动机尾气的装置,具体的来说是一种消除细颗粒物的汽车排气管。
背景技术
PM2.5即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汽车尾气是人为源的重要一环。目前的汽车排气管对汽车尾气的净化效果不好,导致大量的颗粒物被排放到空气当中,影响了空气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细颗粒物的汽车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除细颗粒物的汽车排气管,包括微型旋风除尘器、风管、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与第一个微型旋风除尘器连通,每相邻两个微型旋风除尘器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每个微型旋风除尘器的下部通过排水管连通,每个微型旋风除尘器底部的排粉尘口设有螺旋盖。
所述微型旋风除尘器的个数为2-6个。
所述微型旋风除尘器底部排粉尘口的螺旋盖可以替换为扣式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装置通过2-6个微型旋风除尘器对汽车尾气中粉尘和水分进行净化,只将尾气改变走向,既不产生阻力,也不增加运行成本,不需辅助设备。最高可除去尾气中95%的粉尘和水分,能有效的减少PM2.5的排放,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进气管与第一个微型旋风除尘器1连通,每两个微型旋风除尘器1之间通过风管2连接,每个微型旋风除尘器1的下部通过排水管3连通,每个微型旋风除尘器1底部的排粉尘口设有螺旋盖4。其中,微型旋风除尘器1的个数为2-6个,微型旋风除尘器1底部排粉尘口的螺旋盖4可以替换为扣式盖。
工作时,汽车尾气从进气管进入到第一个微型旋风除尘器中,尾气在第一个微型旋风除尘器中经过旋转之后,部分粉尘和水分落至底部,同时尾气通过风管2继续进入到第二个微型旋风除尘器中。如此尾气经过多个微型旋风除尘器1中进行旋转沉淀之后,净化后的尾气才排放到大气中。每个微型旋风除尘器1中沉积的水分通过排水管3排出,粉尘通过打开螺旋盖4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庆春,未经周庆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8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水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级电磁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