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荷开关磨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8228.1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雄;彭荣;陈润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霍斯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0 | 分类号: | H01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开关 磨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负荷开关磨合装置。
背景技术
SF6负荷开关操作机构是一种以SF6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三工位旋转型负荷开关,广泛运用于10KV的配电系统,由于SF6负荷开关与限流熔断器串联组合可以代替断路器使用,即由SF6负荷开关承担开断和关合小于一定倍数的过载电流,而由限流熔断器承担开断较大的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该种组合能保护变压器更为有效,其切除故障时间更短,不易发生变压器爆炸事故,所以在国外已得到普遍使用,在我国,随着城网建设和改造的不断深入发展,SF6负荷开关在10kV配电系统的环网供电和终端送电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SF6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的合格率,SF6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在生产时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次数磨合检验,考核组成的各零部件的机械强度。
目前,SF6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磨合检验的磨合流程:将每台SF6负荷开关操作机构进行30次分合闸磨合和5次接地分闸磨合,每次分合闸或者接地分闸都需要通过人为转动操作手柄实现分合闸,然而通过现有的磨合方法来磨合每台SF6负荷开关操作机构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操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荷开关磨合装置,解决了现有负荷开关磨合操作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对负荷开关磨合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荷开关磨合装置,包括:
装载传动模块,电气控制模块,操作指示板,其中,所述装载传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发送的传动信号对负荷开关执行分合闸磨合和接地磨合,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装载传动模块和所述操作指示板相连,所述电气控制模块用于从所述装载传动模块获取所述负荷开关的位置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负荷开关的位置状态信号分别向所述装载传动模块输出传动信号和向所述操作指示板输出状态指示信号。
如上所述的负荷开关磨合装置,优选的是,所述装载传动模块包括:
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行程开关,主回路驱动轴,接地回路驱动轴,开关状态轴和缓冲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主回路驱动轴相连,所述主回路驱动轴用于与所述负荷开关的主回路操作轴相连,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接地回路驱动轴相连,所述接地回路驱动轴用于与所述负荷开关的接地回路操作轴相连,所述开关状态轴用于与所述负荷开关的状态轴相连以及通过触发所述行程开关来显示所述负荷开关的位置状态,所述缓冲器用于缓冲所述开关状态轴的转动冲击。
如上所述的负荷开关磨合装置,优选的是,所述行程开关包括:
合闸行程开关,分闸行程开关和接地行程开关,其中,所述合闸行程开关用于表示所述负荷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所述分闸行程开关用于表示所述负荷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所述接地行程开关用于表示所述负荷开关处于接地位置。
如上所述的负荷开关磨合装置,优选的是,所述装载传动模块还包括:
第一限位行程开关,所述第一限位行程开关根据预设行程值安装在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的挡板上,当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碰触到所述第一限位行程开关,则所述第一限位行程开关向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发送停止信号,以使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停止所述第一电机运行;
第二限位行程开关,所述第二限位行程开关根据预设行程值安装在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的挡板上,当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碰触到所述第二限位行程开关,则所述第二限位行程开关向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发送停止信号,以使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停止所述第二电机运行。
如上所述的负荷开关磨合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电气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继电器和电源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负荷开关的分闸/合闸位置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负荷开关的分闸/合闸位置状态信号向所述第一电机发送传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电机运行完成所述负荷开关的分合闸磨合;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负荷开关的分闸/接地位置状态信号,并根据所述负荷开关的分闸/接地位置状态信号向所述第二电机发送传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电机运行完成所述负荷开关的接地磨合。
如上所述的负荷开关磨合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电气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设置在所述电源单元的控制回路上,用于切断所述控制回路的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霍斯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霍斯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8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