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8166.4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峰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李贵斌 |
地址: | 272350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肢体 创伤 预应力 急救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医院骨科进行骨科类肢体创伤抢救时,一般仍采用传统的夹板对伤肢进行固定,仍采用使用两块夹板固定伤肢后再使用绷带进行捆绑固定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发生这一类的肢体伤大多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且最终造成的肢体伤均较为复杂,在仍使用传统夹板实施固定时,不但操作上多有不便,尤其很容易给病人造成过多的痛苦。尤其发生这一类肢体伤的环境和条件复杂而混乱,抢救的环境和条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且会因为现场的混乱而延长抢救的时间,耽误病人的抢救。另外,由于在使用夹板时需要频繁地搬动伤肢,会使病人的创伤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人的创伤。中国专利200620167723.1公开了一种“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器”,这种固定器对于骨科肢体的创伤进行固定和抢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固定器的具体操作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该专利申请的固定器设置有支架形式的装置,使得具体操作增加了难度,至少是失掉了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地简化对创伤肢体的固定操作,确保创伤肢体不会再发生加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包括有加力管连接轴、手柄、上壳体、上体手动钩、上体连接固定装置、弹性连接器、下体连接固定装置、下体手动钩、反向弹簧、下壳体、夹紧力弹簧和连接轴。上壳体和下壳体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的主体件,两个半圆结构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共同构成一个圆形,整体上呈圆筒状的结构,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个侧边上,连接设置有手柄,手柄的末端外边侧位置设置有加力管连接轴,设置有加力管连接轴的作用是,当操控力不足以控制由于夹紧力弹簧形成的夹持力时,可以使用套管连接到加力管连接轴上,实施操作,以方便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以连接轴为中心作张开前端口的动作,连接轴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在一起,在连接轴的前面,设置有夹紧力弹簧。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相连接的连接固定装置,在上壳体的对接端外边侧,设置有上体连接固定装置,在下壳体的对接端外边侧,设置有下体连接固定装置,在上体连接固定装置和下体连接固定装置之间,连接设置有弹性连接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对接端之间,设置有反向弹簧,反向弹簧可以固定在上壳体或者下壳体对接端的任意一端面上。在上体连接固定装置上部上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上体手动钩,在下体连接固定装置下部下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下体手动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地简化对创伤肢体的固定操作,确保创伤肢体不会再发生加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加力管连接轴 2—手柄 3—上壳体 4—上体手动钩 5—上体连接固定装置 6—弹性连接器 7—下体连接固定装置 8—下体手动钩 9—反向弹簧 10—下壳体 11—夹紧力弹簧 1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包括有加力管连接轴1、手柄2、上壳体3、上体手动钩4、上体连接固定装置5、弹性连接器6、下体连接固定装置7、下体手动钩8、反向弹簧9、下壳体10、夹紧力弹簧11和连接轴12。上壳体3和下壳体10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的主体件,两个半圆结构的上壳体3和下壳体10共同构成一个圆形,整体上呈圆筒状的结构,在上壳体3和下壳体10的一个侧边上,连接设置有手柄2,手柄2的末端外边侧位置设置有加力管连接轴1,设置有加力管连接轴1的作用是,当操控力不足以控制由于夹紧力弹簧11形成的夹持力时,可以使用套管连接到加力管连接轴1上,实施操作,以方便使得上壳体3和下壳体10以连接轴12为中心作张开前端口的动作,连接轴12将上壳体3和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在连接轴12的前面,设置有夹紧力弹簧11。在上壳体3和下壳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将上壳体3和下壳体10相连接的连接固定装置,在上壳体3的对接端外边侧,设置有上体连接固定装置5,在下壳体10的对接端外边侧,设置有下体连接固定装置7,在上体连接固定装置5和下体连接固定装置7之间,连接设置有弹性连接器6。在上壳体3和下壳体10的对接端之间,设置有反向弹簧9,反向弹簧9可以固定在上壳体3或者下壳体10对接端的任意一端面上。在上体连接固定装置5上部上壳体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上体手动钩4,在下体连接固定装置7下部下壳体1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下体手动钩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科肢体创伤预应力急救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地简化对创伤肢体的固定操作,确保创伤肢体不会再发生加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峰,未经刘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8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功能骨折固定夹板
- 下一篇:具有新颖结构的棱柱状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