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739.1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孟昭晖;徐霖;王景华;黄明利;武子荐;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结合 道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粘土地基的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路建设中常常会遇到大量的软基问题,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兴建使得这一问题愈来愈突出。近年来,软粘土地基的加固理论及其施工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丰富的经验,取得丰硕的成果。据统计,已有的处理方法不下20余种。如换填法、排水垫层法、塑料排水板法、砂井地基、真空预压法、强夯法、土工织物加筋法、化学加固法、振冲法、电渗法等。
软土地基上的低路堤(路基高度小于2~2.5m)一般不存在高路堤情况下容易出现的不稳定状态或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而且在施工中也不会出现大的沉降问题。所以,一般在峻工后路基沉降即趋于稳定。但是,开放交通后又会增加新的沉降量,并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和路面破坏的现象。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a)由于软土层上的路堤较低,路槽不能得到充分压实,故而很难达到要求的承载力。
b)由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有时上升至路槽附近,从而导致路基承载力降低。
c)交通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不能在路堤中充分扩散,而会再传递到软土地基上,造成软土内部局部应力较大,因而加剧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d)交通荷载(如动荷载,冲击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振动容易直接传递到软土地基上,导致地基土软化,变形加剧。
e)地基土层的不均匀性影响到路堤上,从而引起差异沉降。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不易沉降,承重能力强,且适合软土地基的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其包括老路路基层、新路路床层、土工格栅层、灰土层、二灰碎石层、水稳层、水泥砼板、沥青砼层和透油层;其中,所述新路路床层设置在老路路基层的一侧;所述土工格栅层设置在新路路床层内;所述灰土层、水稳层自上而下铺设在新路路床层上;所述二灰碎石层铺设在老路路基层上;所述水泥砼板铺设在水稳层、二灰碎石层上;所述沥青砼层和透油层自上而下铺设在水泥砼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稳层、二灰碎石层等高。
本实用新型的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还设置为:所述土工格栅层设置有2层,其中一层土工格栅层呈L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不易沉降,承重能力强,且适合软土地基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老路基结合的道路结构,其由老路路基层1、新路路床层2、土工格栅层3、灰土层4、二灰碎石层5、水稳层6、水泥砼板7、沥青砼层8和透油层9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新路路床层2设置在老路路基层1的一侧。
所述土工格栅层3设置在新路路床层2内,其能增加新路路床层2的结构强度。所述土工格栅层3设置有2层,其中一层土工格栅层3呈L型。
所述灰土层4、水稳层6自上而下铺设在新路路床层2上。
所述二灰碎石层5铺设在老路路基层1上。所述二灰碎石层5和灰土层4能够增强该道路结构的吸水性。
所述水泥砼板7铺设在水稳层6、二灰碎石层5上。所述水稳层6、二灰碎石层5等高。
所述沥青砼层8和透油层9自上而下铺设在水泥砼板7上。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汽车线束测试板
- 下一篇:一种电力线路故障实时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