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液闸门用滚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539.6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双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7/06 | 分类号: | E05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191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闸门 滚轮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系统中的配、给料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液闸门用滚轮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松散物料的生产、仓储、运输过程中的物料配、给料多数采用电动、电液动闸门控制;而闸门中支撑闸板的滑动滚轮是非常关键的部件,在闸门开、闭时都是承重的支撑件。即要承受闸门自身重量,又要承受下落物料的冲击力。
例如在煤仓内的闸门是闭合的,当仓口需卸料闸板打开时滚轮的灵活转动性十分重要,因承受的物料重量及压力非常大;当闸门打开后在给料过程中滚轮暴露于物料流中,会受到物料流的冲击和摩擦而受损,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现多数使用的设备中闸门装置中的滚轮,在不停机、不拆卸时都无法给滚轮加注润滑脂,且滚轮多采用45钢或Q235材质制作不耐磨,使闸门装置开启时阻力大,不灵活,维修时间长,使用寿命短。另有因闸门装置中的滚轮强度不足,滑动外套过窄,运行时出现闸门脱落情况,造成了严重的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给闸门装置以稳定运行及可靠的支撑的电液闸门用滚轮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电液闸门用滚轮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外从右至左沿轴向依次设置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三台阶面、第四台阶面和第五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外套设外套,外套为变径管套,外套与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为间隙配合,第四台阶面外用于安装闸门架,第五台阶面外设置螺纹,第五台阶面上设置与螺纹配合的尼龙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轴内设置一L形的注油通道,注油通道的一端设置在主轴左侧的轴心处,主轴左侧的轴心处安装油嘴,油嘴与注油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注油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三台阶面的边缘。安装油嘴4加注润滑脂,来提高滚轮的转动灵活度。
为提高滚轮的耐磨性和闸门整体的寿命,所述外套的外表面涂焊3-5mm耐磨合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更大限度的减少更换滚轮组件,给闸门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电液闸门用滚轮组件,包括主轴1,所述主轴1外从右至左沿轴向依次设置第一台阶面11、第二台阶面12、第三台阶面13、第四台阶面14和第五台阶面15,第二台阶面12和第三台阶面13外套设外套2,外套2为变径管套,外套2与第二台阶面12和第三台阶面13为间隙配合,第四台阶面14外用于安装闸门架5,第五台阶面15外设置螺纹,第五台阶面15上设置与螺纹配合的尼龙螺母3。
所述主轴1内设置一L形的注油通道7,注油通道7的一端设置在主轴1左侧的轴心处,主轴1左侧的轴心处安装油嘴4,油嘴4与注油通道7的一端连通,所述注油通道7的另一端连通第三台阶面13的边缘。
进一步的,外套2的外表面涂焊5mm耐磨合金层8,提高滚轮的耐磨性和闸门整体的寿命。
制作时,第一个台阶面11加工成方形,以方便钳紧卸尼龙螺母3;第二台阶面12和第三台阶面13是加工成圆形以限制外套2,同外套2内径的配合为大间隙配合以自由转动;第四台阶面是加工成圆形以放入闸门架5内,且轴肩高度足够以提高滚轮组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第五台阶面加工有螺纹以紧卸尼龙螺母3,主轴1内有一“L”形注油通道7以安装油嘴4加注润滑脂,来提高滚轮的转动灵活度。
如图2所示,滚轮组件的主轴1的第四台阶面放入闸门架5内,后将尼龙螺母3上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双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双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