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换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510.8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钱高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换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换档器。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换档器。汽车换档器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的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根据汽车运行条件的变化,驾驶员通过操纵换档杆来改变不同比例的换档器齿轮的合分,汽车即可实现加速、减速或者倒车。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随时变换档位,这就要求驾驶员能对油门踏板及换档杆进行准确地协调配合,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现阶段的换档器换档时会出现间隙、噪音等问题,从而影响换档的舒适性,且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且换档时容易出现操纵抱死的现象,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增加了驾驶的危险系数。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汽车换档器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安全性能高、噪声小的汽车换档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性能高、噪声小的汽车换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换档器,包括底座、盖圈、旋转中心球、操作杆和选档臂,所述底 座设有第一轴孔和球座孔,所述选档臂设有第二轴孔和球形轴孔,所述旋转中心球固定设有第一球形销,所述盖圈嵌合在球座孔内,所述旋转中心球可转动地安装在盖圈中,所述选档臂通过球形轴孔和第一球形销固定连接于旋转中心球,且通过轴与底座相链接,所述操作杆纵向固定连接在旋转中心球上,所述的旋转中心球是由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组成的球体,所述的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球面均有切边部,所述切边部位于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装备连接处,所述切边部为外径等于半球的外径,内径略小于半球的外径的圆环。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盖圈为环状体,所述环状体一侧设有第一销门,所述环状体外侧分布着若干凹槽和镶嵌块,所述凹槽和镶嵌块在环状体外侧均匀分布,环状体内侧为配合旋转中心球的球曲面。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球座孔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一侧设有第二销门,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内径尺寸稍大于盖圈的外径尺寸,空心圆柱体的高度稍高于盖圈的高度,空心圆柱体内侧面设有若干凸起条和卡槽,且与盖圈上的凹槽和镶嵌块相嵌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球座孔底部设有橡胶垫。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旋转中心球纵向另一侧设有第二球形销,所述第二球形销上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位于盖圈下方,球座孔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O型圈可采用橡胶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底座安装有倒档限位块,所述倒档限位块安装在球座孔的一侧,并位于第二销门反面。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球形轴孔内设有选档内衬所述选档内衬与第一球形销紧密贴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衬圈、卡圈、盖圈、选档 内衬可采用POM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换档器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三轴孔,并位于第一轴孔上方,所述选档臂开设有第四轴孔,并位于第二轴孔上方,所述第三轴孔和第三轴孔可安装有选档限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旋转中心球的设计,减小同换档器之间的装配间隙,避免了操纵抱死现象;
2、在第二球形销上的O型圈的设计,减少了换档时盖圈和球座碰撞发出的噪声;
3、盖圈上的凹槽和镶嵌块减小了盖圈和球座的间隙,进一步避免了换档间隙和操纵抱死;
4、选档臂的球形轴孔内增加了选档内衬,减少了换档时发出的噪声。
图1是汽车换档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换档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汽车换档器换档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汽车换档器操纵杆和旋转中心球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汽车换档器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汽车换档器旋转中心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