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导热系数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441.0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2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牟其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导热 系数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实用涉及固体、液体、粉末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试,含建筑、材料、电子、电器封装等技术领域,尤其实用高导热系数新材料的制备。
背景技术
导热是所有物质都具有的一项基本属性,导热系数则表征着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衡量材料热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从常见的砖瓦石材,到用作航天飞机挡热板的新型陶瓷,电子封装材料,高导热、高绝缘的新材料,凡是和热相关的众多领域里,要研究新材料并很好地使用这些材料,就必须精确测量它们的热物理性能,即导热系数。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很多,如平板法、棒状试样法、圆筒形法、圆球法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又发展了大量的新的测试方法与系统,然而对于一定的应用场合来说并非所有方法都能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固体、液体、粉末等不同材料导热系数测量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多功能导热系数测定仪,包括底座、保温层、盖板、防对流罩、提手和加热组件。以及安装在仪器上的面板。
所述保温层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端敞口。所述加热腔内放置加热组件。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散热盘、加热盘和加热器。所述散热盘和加热盘之间放置样品。所述加热盘的下端与加热器接触。
所述盖板放置在所述保温层的上方。所述盖板上具有通孔Ⅰ。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散热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通孔Ⅰ位于散热盘上方。所述防对流罩罩在所述通孔Ⅰ上方。
所述提手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
值得说明的是,本仪器采用集多种测试方法并从材料本身的物化特性入手,从导热系数范围、样品的几何形状、所需的精确度、测量周期及所需费用等一系列因素综合考虑后进行设计、研究、制作。本仪器主要适用于在0-120℃范围内对固体、液体、粉末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
进一步,还包括样品盘。所述样品盘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样品盘位于所述散热盘与加热盘之间。所述样品盘上端与散热盘的下端接触,所述样品盘下端与加热盘的上端接触。
进一步,还包括螺杆。所述防对流罩的上表面开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Ⅱ位于所述通孔Ⅰ正上方。所述提手由水平杆、垂直杆Ⅰ和垂直杆Ⅱ组成。所述水平杆位于所述防对流罩上方。所述水平杆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下端旋入所述螺纹孔后,先穿过所述通孔Ⅱ、再穿入所述通孔Ⅰ中。所述螺杆的下端穿入所述通孔Ⅰ后,与位于所述通孔Ⅰ下方的散热盘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螺杆与所述防对流罩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仪器的加热恒定,发热效率高,使加热板很快达到所需的测试温度。可以配合现有的高精度控热仪器,使得本仪器的稳定性好,温度精度高,可达0.1~0.01℃,测试导热系数范围0℃到120℃内。本仪器内部件的保温隔热效果好。测试装置设计巧妙,能确保液体材料、粉末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仪器结构紧凑,分布合理,外观精美,真正做到了小巧、实用、便携、应用范围广等诸多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底座1、保温层2、加热腔201、盖板3、通孔Ⅰ301、防对流罩4、通孔Ⅱ401、螺杆5、提手6、水平杆601、垂直杆Ⅰ602、垂直杆Ⅱ603、螺纹孔604、加热组件7、散热盘701、样品盘702、加热盘703、加热器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多功能导热系数测定仪,包括底座1、保温层2、盖板3、防对流罩4、提手6和加热组件7。
所述保温层2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保温层2的上表面具有加热腔201。所述加热腔201上端敞口。所述加热腔201内放置加热组件7。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2由保温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厚度。参见图2,所述加热腔201是开在所述保温层2的上表面的槽体,其横截面为矩形。优选地,所述加热腔201的内壁与放置在所述加热腔201内部的物体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合成角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钣金件的管梁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