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氧化物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265.0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李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气污染物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氮氧化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少量来自生物源、闪电等自然现象,大部分的氮氧化物均为人为制造,其中以工业锅炉、氮肥生产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量最多。
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会转化成硝酸盐和硝酸,其中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通过降水人体、地下水源和土壤环境等造成危害。比如酸雨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酸雨可导致大豆、蔬菜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会树木、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此外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能与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居于氮氧化物具有以上诸多危害,所以需要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采集、测试,严格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在氮氧化物的采集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氮氧化物采取装置。
目前,市面上的大气采样器都是由棕色多孔玻璃吸收管、双球玻璃管和干燥管多个部件连接而成,其结构复杂、连接麻烦,测量结果不准确,连接处都是由橡皮的软管连接,连接后的装置密封性能差,容易被污染腐蚀,使用寿命短,其成本高。同时,由于多个采集装置在配合使用时,特别是进行装载干燥剂、氧化剂和载入吸收液时,操作不方便,大大加长了整个采集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结构的氮氧化物采集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测量结果准确,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氮氧化物采集装置,从上至下包括干燥剂容器、吸收液容器、氧化剂容器,所述干燥剂容器、吸收液容器、氧化剂容器为一体式结构,吸收液容器与氧化剂容器之间设置有憎水膜支撑架,憎水膜支撑架上设置有憎水膜,氧化剂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氮氧化物进气口,干燥剂容器的上部设置有氮氧化物出气口。
所述吸收液容器为棱形结构。
所述干燥剂容器、吸收液容器、氧化剂容器的左上方设置有注入口,右下方设置有排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在憎水膜支撑架上设置有憎水膜的一体式结构,其结构简单,避免了连接的繁琐性,而且一体式结构的密封性能好,不会被污染腐蚀,其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在装入干燥剂、氧化剂以及吸收液时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采集氮氧化物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吸收液容器为棱形结构,保证气体通过吸收液的过程中不会被倒吸入干燥剂中,最后气体通过干燥剂干燥后通过氮氧化物出气口排出,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氮氧化物出气口1、干燥剂容器2、吸收液容器3、憎水膜4、憎水膜支撑架5、氧化剂容器6、氮氧化物进气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氮氧化物采集装置,从上至下包括干燥剂容器2、吸收液容器3、氧化剂容器6,所述干燥剂容器2、吸收液容器3、氧化剂容器6为一体式结构,吸收液容器3与氧化剂容器6之间设置有憎水膜支撑架5,憎水膜支撑架5上设置有憎水膜4,氧化剂容器6的底部设置有氮氧化物进气口7,干燥剂容器2的上部设置有氮氧化物出气口1。
所述吸收液容器3为棱形结构。
所述干燥剂容器2、吸收液容器3、氧化剂容器6的左上方设置有注入口,右下方设置有排出口。
采样气体通过整个装置的底部从氮氧化物进气口7进入氧化剂容器6内,通过三氧化铬等氧化剂将低价的氮氧化物氧化成二氧化氮,然后再通过憎水膜4进入吸收液容器3,在吸收液中进行充分的吸收后进入干燥剂容器2,最后气体通过干燥剂干燥后通过氮氧化物出气口1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憎水膜两侧的压力差,结合憎水膜可以通气而不通水的特性,大大整合了整个装置,将其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其不但适用于氮氧化物的采集,同样也适合于其他氧化物的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