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的简易型二档变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6894.1 | 申请日: | 2014-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8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石祖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维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087 | 分类号: | F16H3/087;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简易 二档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的简易型二档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电动自行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2012年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
但是,由于电动车是由电池提供驱动力的,其输出功率是恒定的,没有减速装置,导致电动车在有较大负载的情况下,电机输出功率不够,带不动电动车,严重时会烧坏电机或电池;但如果为了提高电动车的扭矩,必须要加减速装置,但这样就会降低车速,导致电动车在空载的情况下,车速仍较慢,造成电池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简易型二档变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根据实际路况和载重的情况下,在高转速或高扭矩的两种模式下进行切换使用,以增加电动车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车的简易型二档变速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与车体的驱动车轴,所述驱动车轴由电机提供驱动力,所述电机固定于车体,所述电机通过变速箱与驱动车轴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由操作装置控制,所述操作装置设于车体的座位的一侧,操作装置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通过提拉线控制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变速箱内设有传动连接传动轴A和传动轴B,驱动车轴穿过变速箱,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变速箱,所述输出轴通过传动轴A和传动轴B与驱动车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输出轴位于变速箱内的部位固定有传动轮A,传动轴A固定有传动轮B和传动轮C,传动轴B转动连接有传动轮D和传动轮E并固定有传动轮F,驱动车轴位于变速箱内的部位固定有传动轮G,所述传动轮D通过传动轮B与传动轮A传动连接,传动轮C与传动轮E传动连接,传动轮F与传动轮G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动轮D与传动轮E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轮,所述连接轮的圆周面中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变速箱内所设的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伸出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轮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连接爪,所述连接爪与传动轮D、传动轮E上所设的连接爪槽匹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动轴B位于传动轮D和传动轮E之间设有花键,连接轮对应设有匹配的花键槽,连接轮可在传动轮D和传动轮E之间滑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动轮D和传动轮E通过轴承与传动轴B转动连接,连接板通过轴承与连接轮转动连接,输出轴、传动轴A、传动轴B和驱动车轴均通过轴承与变速箱的箱体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板设有滑动通孔,滑动通孔与滑杆匹配,变速箱内的滑杆靠近伸出端处设有挡环,滑杆上位于挡环与连接板之间套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滑杆设有滑动槽,滑动通孔内对应设有支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滑杆的输出端设有穿线头,所述穿线头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滑动槽连通,提拉线的端部穿过穿线孔,并与支杆端部所设的固线孔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的简易型二档变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根据实际路况和载重的情况下,在高转速或高扭矩的两种模式下进行切换使用,以增加电动车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变速箱结构放大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连接板结构放大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维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维车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6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变位机自重式齿轮消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耕机变速箱转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