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斜口型瓶口分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6617.0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海王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9/00 | 分类号: | B67C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口型 瓶口 分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拿得起的大型异形容器的分(倒)液体的塑料斜口型瓶口分液器。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市场上能拿得起的大型异形容器的分或倒液体的产品基本上是空白,除了用小提斗提分液体外,还没有相关的产品。采用小提斗提分液体,操作麻烦,液体容易滴漏,工作效率低;但若不用器具分倒,而采用抱起容器直接分倒液体时就会造成液体抛洒溢漏等问题,使容器外部到处流的都是液体,这是由于容器的岀液口大小不一,进入容器的空气不顺畅,再加上倒液体时不好掌握角度,会使容器内压骤然间增大,从而造成突然涌出液体的情况发生,进而造成抛洒浪费和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斜口型瓶口分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小提斗提分液体,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以及不采用器具存在的液体抛洒滴漏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分液管,分液管一端为斜口出液口,分液管另一端为与分液管一体成型的瓶塞,分液管与瓶塞的管道相通;所述瓶塞包括与瓶塞一体成型的环形毛刺片、阻流挡和瓶塞进液口,瓶塞进液口的总面积为60mm2~600mm2。
所述瓶塞的长度L1与分液管的长度L2的比为0.618。
所述瓶塞的长度L1为10mm~50mm。
所述分液管的管道内径L14不小于瓶塞的管道内径L9。
所述分液管的管道内径L14等于瓶塞的管道内径L9,且管道内径L14和管道内径L9均为10mm~60mm。
所述分液管和瓶塞的管道厚度L12与阻流挡的线条宽度L13均为1mm~5mm。
所述环形毛刺片的长度L10为1mm~5mm,厚度L11为0.2mm~1mm。
所述瓶塞包括瓶口挡,瓶口挡设置在瓶塞与分液管交界处。
所述瓶口挡的厚度L7为5mm~8mm,宽度L8为2mm~5mm。
所述分液管上设置有防滑挡。
所述防滑挡的厚度L3为2mm~5mm,宽度L4为2mm~10mm。
所述防滑挡将分液管分为前段和后段,且前段的长度L5与后段的长度L6的比为0.618。
所述阻流挡为“-”字形阻流挡、“Y”字形阻流挡、“+”字形阻流挡、“米”字形阻流挡、“*”字形阻流挡或为蛛网形阻流挡。
所述斜口出液口的倾斜角α为25°~70°。
所述分液管和与分液管一体成型的瓶塞均由食品级塑料制成;所述瓶塞进液口包括瓶塞底部进液口和瓶塞底侧部进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小提斗分液存在的操作麻烦、液体滴漏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直接分倒液体的抛洒滴漏问题;在分倒液体的过程中,因本实用新型的出液口为斜口出液口,可使操作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一定的分倒角度,这使空气可从斜口处进入容器,解决了在分倒液体过程中不顺畅以及液体容易滴洒的问题;同时由于阻流挡的设置,使操作人员既可以直观的掌握分倒液体的角度,又可掌握和有效地控制液体流速,从而解决了在分倒液体过程中液体容易溢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流挡为“*”字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流挡为蛛网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海王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海王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6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识别密钥泄露的IC芯片及其认证方法
- 下一篇:铣床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