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缓压舒适大底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6245.1 | 申请日: | 2014-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再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1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舒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休闲鞋大底的设计与制造。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需求的生活品质相对提高,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所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便需要设计师对产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设计理念。
在这高速发展的社会里,生活质量的相对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对鞋子能穿就好的老旧思想,对鞋子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期望能有一双能舒适行走的鞋,针对这一需求,研究人员开始对人行走的动作深入研究,根据每个人在行走时后跟先着地到前掌蹬地再到前掌离地的循环的足部运动变化规律,即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对鞋子进行创新设计,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大底一般多为塑料材质,这便导致了现今大底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鞋子的舒适度,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对大底结构的设计,使其达到助走和提升鞋子舒适度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针对休闲鞋大底的设计与制造,改变现今大底无法提供最佳助走效果的现状,采用双层大底设计,在人行走时,足部与地面形成缓压空间,借助材料自身的回弹性帮助行走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层缓压舒适大底,由环形大底、缓压大底和边条构成,其中,环形大底包括环形镂空,缓压大底侧面呈浪形结构,在前掌和后跟部位共有两个浪峰。
具体的说,环形镂空内边缘有缓压边,缓压边剖面呈三角形,缓压大底横剖面呈拱形凸起状,两边宽,中间窄,边条位于环形大底和缓压大底边缘,连接环形大底和缓压大底。
较佳技术方案中,缓压大底两个浪峰分别位于第一、五跖趾部位和后跟踵心全宽部位。
较佳技术方案中,边条围绕环形大底和缓压大底一周或前尖、后跟部位或内踝、外踝部位。
较佳技术方案中,缓压边与缓压大底接触,无固定连接,缓压边和缓压大底可以相对自由活动,边条围绕环形大底和缓压大底,可根据人运动时的足部用力方向,提供最佳的助走效果。
其中,缓压大底底部有两个球形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层缓压舒适大底,由环形大底1、缓压大底2和边条3构成,其中,环形大底1包括环形镂空11,缓压大底2侧面呈浪形结构,在前掌和后跟部位共有两个浪峰21。
具体的说,环形镂空11内边缘有缓压边111,缓压边111剖面呈三角形,缓压大底2横剖面呈拱形凸起状,两边宽,中间窄,边条3位于环形大底1和缓压大底2边缘,连接环形大底1和缓压大底2。
进一步说明,缓压大底2两个浪峰21分别位于第一、五跖趾部位和后跟踵心全宽部位,边条3围绕环形大底1和缓压大底2一周或前尖、后跟部位或内踝、外踝部位,缓压边111与缓压大底2接触,无固定连接,缓压边111和缓压大底2可以相对自由活动,边条3围绕环形大底1和缓压大底2,其中,缓压大底2底部有两个球形凹面。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6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香水手镯的三层储物结构
- 下一篇:一种坡跟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