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圈成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6052.6 | 申请日: | 2014-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经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城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3/30 | 分类号: | B21D5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1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圈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圈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圈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车圈做为各种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其常规加工成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铁制成型,产品质量重;二是铸造成型,产品生产成型时间长,很少厂家采用此成型方法生产。铁制成型方法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但是成型过程步骤较多、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并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而且这种成型方法的车圈成型机实际使用时存在很多问题:
1、车圈成型过程中,其工作速度通常决定于电机的转速,但电机的转速普遍较快,最终致使车圈成型过程速度加快,虽然加快了车圈的生产效率,但生产的同时会散发出大量热量,长时间工作需要停机散热,这样则又降低了生产效率。
2、生产的车圈种类单一,多数都为车圈尺度、半径、宽度恒定的单一种类车圈,只能适应一种类型车型,不具备车圈能匹配车型生产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圈成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连续性差、生产种类单一、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圈成型机,包括机架、底座、连接柱、启动与显示机构、传送机构、卷边机构、压边机构、轧辊机构、车圈圆环成型机构、切割机构,所述连接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端与启动与显示机构相连,所述启动与显示机构包括开关、显示屏、旋钮,所述开关位于旋钮左侧,所述显示屏位于开关与旋钮上方;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连接杆、偏心轮、滚轴、载物台,所述连接杆安装于机体上,所述偏心轮固定于连接杆上,所述滚轴设置于偏心轮上,所述载物台置于滚轴上;所述卷边机构包括转动轴、卷边轴、下压柱,所述转动轴设置于传送机构载物台与卷边机构载物台之间,所述卷边轴设置于卷边机构载物台上,所述下压柱纵向设置于卷边轴上;所述压边机构包括支撑杆、下压杆、压轴,所述支撑杆连接于下压杆,所述下压杆上设有压轴,所述压轴悬挂于卷边机构载物台上;所述轧辊机构安装于机架的前侧,所述轧辊机构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所述上轧辊位于下轧辊的上面;所述车圈圆环成型机构安装于机架前方的右侧,所述车圈圆环成型机构包括第一调整辊、第二调整辊、第三调整辊,所述第一调整辊位于第三调整辊的左上方,所述第二调整辊位于第一调整辊和第三调整辊中间位置的斜上方;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挂轴、自动切割装置,所述挂轴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自动切割装置位于挂轴的右侧。
所述启动与显示机构具有两个旋钮、两个显示屏。
所述滚轴个数为两个。
所述轧辊机构具有八组上轧辊和下轧辊。
所述轧辊机构的上轧辊型号稍微小于下轧辊型号。
所述车圈圆环成型机构位于轧辊机构的右下侧偏上方。
所述车圈圆环成型机构三个调整辊位置成等边三角形状态。
所述车圈成型机具有三个底座。
所述车圈成型机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启动与显示机构的左边旋钮与显示屏能用来调整滑动机构进料板材的横向尺寸大小并显示数据,右边旋钮与显示屏能用来调整车圈圆环成型机构生产出车圈的半径尺寸大小并显示数据,使调节过程清晰可见,极大降低出错率。
2、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能通过活动调整进料板材口的横向尺寸大小,可生产出多种横向尺寸类型的车圈,实现了车圈横向尺寸类型多样性。
3、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以步进方式传送板材,避免了电机控制传送速度过快,散发出大量热量而需要停机散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车圈圆环成型机构通过设置第二调整辊相对于第一调整辊、第三调整辊的间距,可生产出不同半径尺寸的车圈,实现了车圈半径尺寸类型多样性。
5、本实用新型的车圈圆环成型机构设置位置距离离地面较高,防止成型圆车圈切割后不好收纳,提高了收纳车圈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制造车圈材质的金属板材广泛,可以生产出轻材质车圈,不但降低了车圈重量,还降低了车圈变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城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大城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6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网印刷机用回墨刀
- 下一篇:一种丝印刮刀和与之适配的丝印刮刀放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