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封防水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5338.2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7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乃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乃票 |
主分类号: | B65D33/16 | 分类号: | B65D3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防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相机或其它电子产品防水包装的防水袋。
背景技术
防水袋(也称手机、相机防水袋)专用于手机、相机或其它电子产品的防水包装,它由袋体和袋口密封扣两部分组成,袋体的密封只需依靠选择防水性能好强度高的材料即可,而袋口密封扣的选择就比较困难,要对袋体内的电子产品进行有效长期的防水密封保护,必须要有可靠成熟的技术方案来对袋口密封扣进行设计。现有技术的袋口密封扣,如专利号为200920050088.2、专利名称为《防水手机袋》或专利号为201320316142.X、专利名称为《手机防水袋》的防水袋产品,虽然采用了不同的袋口密封方式,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只能实现密封可靠性较差的袋口密封,而且第一个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不便于袋口插入夹持槽内,因为袋口在插入夹持槽的过程中与夹持槽之间会存在较大摩擦,不仅使袋口部位容易起皱严重影响密封而且容易破坏袋口。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强防水密封保护性能的高密封防水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高密封防水袋,包括防水材料袋体和袋口密封扣,其特征在于:袋口密封扣包括长条形的外套壳、内套壳和密封棒,外套壳的上部设吊绳孔,外套壳的下部设夹持槽,夹持槽的底部设弹性外夹口,所述内套壳在夹持槽内设置以直线活动的方式进出夹持槽,内套壳的中间设密封槽,密封槽的底部设弹性内夹口,所述密封棒在密封槽内设置以一端铰接另一端转动的方式进出密封槽,密封棒的顶面和侧面具有与密封槽内壁相吻合的形状,密封棒的顶面为弧面、侧面为平面,密封棒的顶面、侧面与密封槽内壁之间形成袋口第一密封,密封棒的侧面下部设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与所述弹性内夹口的弹性夹头正对接触形成袋口第二密封。所述密封棒的底部设有尖顶,尖顶从所述弹性外夹口中间往外穿出,尖顶的两侧斜面与所述弹性外夹口的弹性夹头正对接触形成袋口第三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的防水袋,袋口密封扣可对袋体的袋口进行多道有效的密封,首先,将袋体上部弯折后围在密封棒的棒体上,然后将密封棒从下往上转动后轻轻按入到内套壳的密封槽内,此时密封棒会弹性撑开密封槽,于是通过密封棒顶面、侧面与密封槽内壁的弹性接触对袋口形成第一密封(第一密封为面密封,密封持久可靠),同时密封棒设有的弧形凹面与所述弹性内夹口的弹性夹头有弹性接触对袋口形成第二密封(第二密封包括两道线密封);再接着,将上述的密封套件从夹持槽的侧开口方向插入到夹持槽内,由于内套壳与夹持槽之间是硬表面接触(内外套壳均采用塑料材料),所以整个插入过程顺畅,此过程中袋体与夹持槽之间只有很小的摩擦不会使袋体起皱或损坏,当内套壳在夹持槽内插入到位后,此时密封棒底部尖顶的两侧斜面与所述弹性外夹口的弹性夹头有弹性接触对袋口形成第三密封(第三密封也包括两道线密封)。由于能够实现袋口的多道独立密封,同时多道密封不相互干涉,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袋具有超强的防水密封保护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内套壳在对应密封棒转动端的顶部位置设有将密封棒推出密封槽的掰开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棒的顶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小凹点,所述密封槽内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小凹点对应的相同数量小凸点。上述设计能够起到辅助密封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内套壳的外壁侧面设有定位凸点,所述夹持槽的内壁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凸点对应的定位凹点。上述设计的目的是内套壳在插入到夹持槽内时有准确的定位,也起到一定的防脱出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外夹口的弹性夹头由夹持槽的两侧壁底部分别向里向下延伸所形成,所述弹性内夹口的弹性夹头由密封槽的两侧壁底部分别向里凹进所形成,弹性夹头的夹紧接触面为圆弧面。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袋口密封扣的外形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图1去掉外套壳后的俯视方向图,
图4为图3的背面视图,
图5为图1的A-A视图,
图6为袋口密封扣对袋体进行夹住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乃票,未经杨乃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5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