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缠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469.9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6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海;王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缠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的起升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起重机起升系统中的钢丝绳缠绕机构。
背景技术
各种起重机的起升系统通常是由钢丝绳连接的吊具组成。由于起重机的工作场合通常是在开阔地带,很多码头起重机,比如岸边起重机、堆场起重机、大型轮胎吊等在海边工作,因此工作场合风较大。受风力影响,吊具在携带货物起升的过程中会出现摇晃,摇晃对于起重机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也增加了操作难度,使得很多需要一定精度的堆放工作难以操作,于是就需要在起升系统中增加防摇功能。
现有的起升系统的防摇功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独立的减摇机构,独立的减摇机构需要安装在起升系统之外,虽然减摇效果明显,但是占用空间过大,并且故障率较高。无论是安装成本和日常的维修保养成本都比较高。
第二种方式是以利用起升钢丝绳自身的缠绕方式来实现,普通的缠绕方式是由小车架的滑轮直接连接至吊具上架的滑轮,虽然缠绕方式简单容易实现,但是防摇效果很差,受风力影响较大。八绳缠绕方式具备较好的减摇效果。图1揭示了八绳缠绕方式的缠绕示意图。每两根钢丝绳用于在一个侧面构成一个倒三角的结构。由于小车架和吊具上架基本上都是呈矩形的,因此具有四个侧面。图1所示的八绳缠绕方式的主要部件如下:小车架(图1中没有示出)、卷筒101、钢丝绳102、改向滑轮103、吊具上架105和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卷筒101安装在小车架上并且由驱动装置驱动。卷筒101上开有八个绳槽,八个绳槽分成四组,两个为一组, 每一组两个绳槽用于容纳一对作用于同一个侧面方向的钢丝绳。改向滑轮103的主要作用是对钢丝绳进行改向,改向滑轮103固定在小车架上,改向滑轮103分为四组,每一组改向滑轮供一对两根钢丝绳使用。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布置在吊具上架105四个方向的主梁的中点,即吊具上架105的四个侧边的中点上。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总共有四个,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是钢丝绳的固定点之一,每一根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上,另一端固定在卷筒101的绳槽上。钢丝绳由此起到连接吊具上架和小车架的作用。在小车架和吊具上架的每一个侧面方向上,两个改向滑轮103和一个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构成一个倒三角形。两个改向滑轮103分别位于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的两边,以形成倒三角形的形状,这两个改向滑轮103都是竖直布置。在图1中还示出了部分水平布置的改向滑轮103,水平布置的改向滑轮103主要用于引导钢丝绳的走向,以使得八根钢丝绳能够互相分开而互不干扰。对于每一对两根钢丝绳来说,它们被用于同一个侧面,其走向如下(以图示的钢丝绳102a和102b为例):钢丝绳102a和102b用于一个侧面方向,钢丝绳102a的由卷筒101的一个绳槽组中的一个绳槽起始,首先到达延该侧面的方向布置的改向滑轮中的第一改向滑轮103a,然后向下到达延该侧面的方向布置的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a并固定。钢丝绳102b由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a出发向上绕过延该侧面的方向布置的第二改向滑轮103b,然后回到卷筒101上的绳槽,该绳槽与钢丝绳102a起始的绳槽属于同一组。钢丝绳102a和102b结合改向滑轮103a、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a、改向滑轮103b组成一个倒三角形。在每一个侧面方向上,以类似的缠绕方式,八根钢丝绳102利用改向滑轮103和吊具上架连接装置104构成四个倒三角形。在一些侧面方向上,会增加水平布置的改向滑轮103以使得钢丝绳102不会互相干扰,这些水平布置的改向滑轮103不参与构成倒三角形结构。通过上述的缠绕方式,在小车架和吊具上架的每一个侧面都形成了倒三角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防摇能力。虽然八绳缠绕方式的减摇效果十分 显著,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从图1所示的缠绕方式可见,在每一个侧面方向上,每一根钢丝绳的两端直接固定在卷筒和吊具上架连接装置上,中间仅仅经过起到改向作用的改向滑轮,因此钢丝绳的倍率为1,及单倍率。单倍率结构使得钢丝绳的受力较大,同时钢丝绳在小车架和吊具上架之间形成的偏角比较大,这些因素都使得八绳缠绕方式要求使用较大的卷筒、大功率驱动装置和较粗的钢丝绳。相应的,与之配套的减速箱、电机、制动器、安装结构等等都会相应增大,这就使得采用八绳缠绕方式的起升系统总体体积增大,重量上升,造成安装上的不变。另外,由于钢丝绳受力比较大,所以会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而八绳缠绕方式的缠绕过程比较复杂,更换钢丝绳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钢丝绳缠绕机构,在保留八绳缠绕的优势的基础上增大了滑轮组的倍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