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型脑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313.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3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费智敏;周里钢;段继峰;贾振宁;书国伟;张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型脑牵开器 | ||
1.一种充气型脑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开器(1)、穿刺导针(2)和导引针芯(3);所述牵开器(1)采用柔软材料形成外层膜(12)、内层膜(13)组合的中空结构;所述牵开器(1)上设有充气阀(11);所述穿刺导针(2)为一中空的圆管,在穿刺导针(2)的圆周管壁上设有一线槽(21);导引针芯(3)从牵开器(1)的中间插入,导引针芯(3)连同牵开器(1)一起引导至穿刺导针(2)的中空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型脑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开器(1)设计成圆柱形或者漏斗形,直径为2.5~3cm,长度为5~8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型脑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开器(1)的顶部位于外层膜(12)、内层膜(13)之间的位置设有一充气阀(11),该充气阀(11)连接充气装置后将气充入外层膜(12)、内层膜(13)之间的空腔内。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充气型脑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层(12)与内膜层(13)之间的距离为2~5mm。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充气型脑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膜(13)比所述外层膜(12)更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型脑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21)的宽度为2~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型脑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针芯(3)的顶部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3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