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液体贮槽进液分流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3841.4 | 申请日: | 2014-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宝;余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氧低温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D7/78 | 分类号: | B67D7/7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 地址: | 3111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液体 贮槽 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内罐预冷均匀、进液口不易堵住的低温液体贮槽进液分流斗装置,属分流斗制造领地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温液体贮槽初次进液时, 内罐为15℃常温,介质为-196℃低温液体,这样温差比较大,要求内罐预冷时, 预冷温度均匀。方案一:进液管为单管子形式,液体进去后接触面积小,不能均匀预冷。方案二:进液管采用环形管,环形管底部打孔,能均匀预冷,但小孔容堵住且产品成本高。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内罐预冷均匀、进液口不易堵住的低温液体贮槽进液分流斗装置。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将接管设计在漏斗顶部的上方,且使接管下端与漏斗顶部之间呈间距配,从而利用自由落体的原理,使流体自高而下下落的同时,通过漏斗面自提高流体分布的面积,使内罐预冷均匀,确保流体进口不易堵住。
技术方案:一种低温液体贮槽进液分流斗装置,由接管、拉条和漏斗构成,三根拉条等间距将接管焊接在漏斗顶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接管位于漏斗顶部的上方的设计,既确保了低温液体从接管处进入后沿漏斗表面能够均布地流出,又确保内罐预冷均匀和进液口不易堵住;二是结构简单、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低温液体贮槽进液分流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一种低温液体贮槽进液分流斗装置,其特征是由接管1、拉条2和漏斗3构成,三根拉条2等间距(夹角各为120度)将接管1焊接在漏斗3顶部的上方。所述接管1下端面(出液口)与漏斗3顶部间的间距大于接管1直径,目的流体分布均匀。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氧低温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氧低温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3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高纯度碳酸钙的双锥干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点位加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