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输煤系统滚动式送煤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3043.1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庆;王震水;张宏;单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8 | 分类号: | F23K3/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 |
地址: | 050308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煤系 滚动式 送煤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输煤系统用滚动式送煤辊。
背景技术
锅炉送煤辊将煤仓的煤,均匀、平稳的送入炉排,以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原送煤辊筒上的拨煤辊,采用的是圆柱形钢辊,送煤辊筒与拨煤辊焊接夹角上有存煤现象,由于上煤工在上煤时打水不匀,造成的煤的干湿度不同,送煤辊上的圆柱形钢辊与送煤辊筒壁之间形成死角容易挂煤,存煤多造成拨煤辊、煤炭、送煤辊筒成为一体,拨煤辊起不到拨煤作用,严重影响拨煤的效果,致使溜煤和煤层不均匀且不连续,不能充分燃烧,加大了蒸汽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送煤系统均匀送煤、形成连续均匀的煤层的锅炉输煤系统用滚动式送煤辊。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煤仓、设置在煤仓外侧的煤闸门调节转轮、设置在煤闸门调节转轮转杆顶端的煤闸门调节蜗杆、设置在煤闸门调节蜗杆上的煤闸门调节涡轮、设置在煤闸门调节涡轮上的煤闸门调节链条、设置在煤闸门调节链条顶端的煤闸门板、设置在煤闸门板一侧的送煤辊筒以及设置在煤仓前盖上的挡煤板,所述煤闸门调节蜗杆位于煤仓内,所述送煤辊筒外圆周上均匀固定设置拨煤辊,所述拨煤辊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为19-21mm,相邻的两根拨煤辊的间距为75-80mm,所述挡煤板位于拨煤辊顶角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新用新型采用三角形拨煤辊在送煤辊筒上呈环形均匀排列,两根三角形拨煤辊间距为75-80mm。由于三角形拨煤辊侧面与送煤辊筒壁夹角为120°,不会形成死角,随着送煤辊筒的转动,拨煤辊把燃煤均匀的拨落在锅炉运行的炉排上,燃煤在高温与重力作用下会自然脱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拨煤辊与送煤辊筒形成的死角区,能够平稳送煤,在炉排上形成均匀连续的煤层,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蒸汽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煤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拨煤辊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煤闸门调节转轮、2煤闸门调节蜗杆、3煤闸门调节涡轮、4煤仓、5煤闸门调节链条、6煤闸门调节链轮、7煤闸门板、8送煤辊筒、9挡煤板、10拨煤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煤仓4、设置在煤仓4外侧的煤闸门调节转轮1、设置在煤闸门调节转轮1转杆顶端的煤闸门调节蜗杆2、设置在煤闸门调节蜗杆2上的煤闸门调节涡轮3、设置在煤闸门调节涡轮3上的煤闸门调节链条5、设置在煤闸门调节链条5顶端的煤闸门板7、设置在煤闸门板7一侧的送煤辊筒8以及设置在煤仓前盖上的挡煤板9,所述煤闸门调节蜗杆2设置在煤仓4内,所述煤闸门调节链条5设置在煤闸门调节链轮6上,所述送煤辊筒8外圆周上均匀固定设置拨煤辊10,所述拨煤辊10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为19-21mm,所述三角形的边长最佳为20mm,相邻的两个拨煤辊4的间距为75-80mm,所述挡煤板9位于拨煤辊10顶角上方,可以防止煤从另一侧下漏。
如附图1、2、3所示,本新用新型采用三角形的拨煤辊10在送煤辊筒8上呈环形均匀排列,两根拨煤辊10间距为75-80mm。由于三角形的拨煤辊10侧面与送煤辊筒壁夹角为120°,不会形成死角,随着送煤辊筒8的转动,拨煤辊10把燃煤均匀的拨落在锅炉运行的炉排上,燃煤在高温与重力作用下会自然脱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拨煤辊与送煤辊筒形成的死角区,能够平稳送煤,在炉排上形成均匀连续的煤层,在锅炉运行时杜绝发生跑红火现象,锅炉运行时一旦出现跑红火,挡渣器过热后造成脱碳影响使用寿命,使用本实用新型既节约了能源还降低了维修费用、蒸汽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3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