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专用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2997.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珍;黄海彬;孔颖;张仁海;陈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棠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23/22;D06B2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品 专用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品专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布料、皮革的加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添加化学助剂的工艺步骤。传统的方法均是将各种化学助剂配制成溶液,将溶液加入浸渍槽内,再将待加工原料浸入浸渍槽内,这种方式需要浸渍溶液比实际用量多3~5倍才可以实施,大部分有效成分和溶剂被浪费,废液排放,造成污染。此外,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浸渍时间,否则化学助剂不能完全渗入纤维内部,使布料质量加工后出现因为化学助剂多少而产生的差异性,降低产品质量;有些化学助剂不溶于水,但是为了使该助剂分散均匀,或与其他助剂混合充分,就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而绝大部分有机溶剂为易致毒物质,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有些需要在高于室温下进行的步骤,还需要对浸渍槽内多于实际用量的溶液进行加热,又造成了热能的大量耗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用于加工布料、皮革等纺织品的专用加工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使纺织品添加功能性助剂的工艺步骤更环保,更节省原料,降低能耗,提高化学助剂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提高纺织品的质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品专用加工装置,其包括:
箱体,该箱体的顶部形成有夹层,箱体的相对二侧均设有可开闭的箱门,箱门与箱体的底部之间留有供纺织品通过的缝隙,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孔;
传送系统,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能够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运动的运动导轨、设置在运动导轨上用于固定纺织品的固定装置、用于驱动运动导轨运动的驱动装置;
液体喷雾系统,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且位于通过的纺织品上方的多个雾化喷嘴和与所述雾化喷嘴连通用于通入加工液体的供液装置;
微波加热系统,其安装在箱体的夹层内;
控温系统,其包括温度控制器和温度探测器,其中温度控制器安装在箱体的夹层内,温度探测器的探头安装在箱体的底部;
采样系统,其用于采集箱体内的加工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箱体为长方形盒子状,由不锈钢内胆和不锈钢外壳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缝隙的宽度可以为4~6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导轨距离箱体的底5~6厘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运动导轨包括分别位于箱体相对二侧的分导轨,分导轨上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分导轨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能够移动的设置。如此,可以通过调节两侧的分导轨之间的距离使其适于不同门幅的纺织品的加工。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沿着分导轨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组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包括沿上下方向能够移动的钢丝轮、位于钢丝轮下方的针板。针板可以用螺丝固定在分导轨上,钢丝轮可以固定在分导轨侧面的一个可以上下可以活动的连杆上,随着连杆的上下运动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放松或压紧纺织品。
优选地,所述采样系统包括倾斜地设置在箱体内的采样槽、与采样槽连接的采样管,采样管的一端穿过箱体而伸出在外。进一步优选地,还设置一个塞子,用于在不进行采样时将采样管的端部塞住。根据一个具体方面,采样槽设在纺织品前进方向的中部,倾斜角度15度,宽度10厘米,槽深度3厘米。采样系统用于采集箱体内的加工液体,以便于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进行分析。采样时要记录采样时间,如果成品布料出现质量问题,按照布料加工的时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就可以计算出加工时间,就可以找到该时间段液体的样品进行分析。
优选地,所述多个雾化喷嘴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多个雾化喷嘴分成二排,该二排雾化喷嘴平行于运动导轨的运动方向,二排雾化喷嘴的喷嘴之间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供液装置包括与雾化喷嘴连接的第一输液管道、与第一输液管道连接的输液泵、与输液泵连接的第二输液管道,第二输液管道包括与输液泵连接的总管、与总管连通的多个分管、设置在分管上的控制开关和流量计、与分管连通的储液桶。每个储液桶可用于盛放不同的助剂。进行加工时,根据所需助剂的用量要求,根据流量计和开关来控制用量。将喷雾管末端分为几根分管道,并通过流量计和开关来控制每种液体的流量,直接使有效成分雾化、混合、加热,使工艺过程可以少用或不用溶剂,降低了成本,也更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棠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棠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2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化塔及烟气深度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铜钴合金分析制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