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桩定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1834.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健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陆彩霞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桩 定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H型钢和钢板桩施工一体完成的打桩定向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在建筑业打桩作业中,通常通过打桩定位导向架,将H型钢和钢板桩扶正,再通过震动锤将H型钢和钢板桩打入地面,打桩定位导向架的结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2595748 U,名称为有关h型钢和钢板桩施工一体完成的打桩定位导向架中所示,该打桩定位导向架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但在当H型钢的部分和钢板桩的部分打入地面时,震动锤会与导向架碰撞,没有办法进一步实施。所以,就必须用吊机将打桩定位导向架向上吊起,当与H型钢和钢板桩脱离后再移动位置,操作较麻烦,安全性差,施工必须停顿无法连续施工,费时费力,并且当将打桩定位导向架移走后再对H型钢与钢板桩打压时,会使得H型钢和钢板桩之间的配合精度较差。同时,导向架第二次就位时必须把上次的相邻一根H型钢作为定位桩,定位精度差,极易造成带桩、卡桩现象,施工工效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桩定向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H型钢和钢板桩施工一体完成的打桩定向机构,包括导向架、开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架上的H型钢导向孔、开设在所述的导向架上的与H型钢导向孔的一侧相连通的钢板桩导向孔、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架上的导入限位机构,
所述的导向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基架、两个下部分别与所述的基架的左右两侧部绕第一轴转动连接的支架、用于分别控制两个所述的支架相对于所述的基架转动的转动控制机构,所述的导向架具有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当所述的导向架处于打开位置下,两个所述的支架的上部相远离,当所述的导向架处于闭合位置下,两个所述的支架的上部相靠拢,
所述的打桩定向机构还包括移位机构,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架的左右两侧并且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轨道、两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的支撑轨道滑动连接的移动架、连接在所述的基架与相应侧的所述的移动架之间用于将所述的基架相对所述的支撑轨道抬起的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用于将所述的基架与所述的支撑轨道全部抬起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的支撑轨道与所述的移动架之间设置有驱动两者相对滑动的滑动控制机构,
所述的打桩定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基架上的用于控制各液压缸动作的动力控制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转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每个所述的支架与所述的基架的相应侧部之间的第四液压缸,所述的第四液压缸的一端部与所述的支架绕第二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液压缸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基架绕第三轴转动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滑动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的移动架与所述的支撑轨道之间的第三液压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的支架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导向架锁定于闭合位置下的锁定机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H型钢导向孔与所述的钢板桩导向孔都开设在所述的基架上。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导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H型钢导向孔周围的多个底限位滑轮。
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的支架的上部具有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架平台,两个所述的支架平台中邻近所述的H型钢导向孔与所述的钢板桩导向孔相连通侧的所述的支架平台上设置有两个能够收容所述的H型钢板上的圆管的管限位滑轮,两个所述的管限位滑轮的轮轴的轴心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另一个所述的支架平台上的设置有三个边限位滑轮,三个所述的边限位滑轮的中的第一个的轮轴的轴心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另外两个相对前述第一个一前一后位于所述的两个所述的支架平台之间的空间内,并且轮轴的轴心线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液压缸的下端部固定有圆盘状的支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的支架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供人站立的操作平台。
以上所涉及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图中为所示状态为基准的,动力控制柜位于基架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健,未经吴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1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拥有极大直流开环电压增益的CMOS运算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