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保护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1090.2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祥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电源 充电 保护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的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保护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也叫“外挂电池”、“外置电池”、“后备电池”、“充电宝”“移动电源”方便易携带的随身电源。针对数码产品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更加频繁,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移动电源提高数码产品的使用时间、方便人们的生活、及时补充电源,随身携带一个移动电源,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多种数码产品充电。
移动电源需要通过外界电源对其进行充电,移动电源具备能够稳定存储能量,供负载平稳使用,而移动电源的充电过程对于其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如果充电不当,将会减短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而常规的恒压、恒流的充电方式不能达到延长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的目的,目前对于电池充电的监控装置也不完善,对移动电源的充电检测不及时,导致移动电源充电过充或欠充,降低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保护控制电路,通过对移动电源的充电和放电进行控制防止过充或过放电压,延长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保护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充电控制电路、蓄电池和放电控制电路,所述整理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控制电路。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1、晶闸管SCR1、晶闸管SCR2、电容C1、晶闸管V2、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稳压管DW1组成,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稳压管DW1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管DW1的阳极,所述稳压管DW1的阳极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1连接到所述晶闸管SCR2的门级,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晶闸管SCR1的阳极,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1连接到所述晶闸管SCR1的门级,所述晶闸管SCR1的阴极和晶闸管SCR2的阴极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连接,所述晶闸管SCR2的阳极与蓄电池负极连接。
所述放电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3、三极管V4、晶闸管SCR3、晶闸管SCR4、电容C3、电容C4、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组成,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4通过电阻R5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3的基极和三极管V4的基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管DW2的阳极,所述稳压管DW2的阳极通过所述电阻R7接地,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三极管V3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3连接到晶闸管SCR3的门级,所述三极管V4的发射极连接到所述晶闸管SCR3的阳极,所述三极管V4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4连接所述晶闸管SCR4的门级,所述晶闸管SCR4的阳极与负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移动电源充电和放电进行控制,通过充电控制电路对移动电源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防止对移动电源过充,通过放电控制电路对移动电源的放电过程进行控制,防止移动电源过度放电产生欠压,通过设置稳压管为移动电源提供稳定电压进行充电,供给负载稳定电压,延长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保护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电源的充电保护控制电路图。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电源的充电保护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充电控制电路、蓄电池和放电控制电路,所述整理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祥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祥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1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蓄电池过放保护系统
- 下一篇:电池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