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口600楼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0419.3 | 申请日: | 2014-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团;李国军;李国民;杨欣;张成春;张青松;姬从华;杨虎;朱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新世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0 | 分类号: | E04B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600 楼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楼承板,尤其涉及一种开口600楼承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建筑行业的楼承板广泛应用现场捆绑钢筋、架设木模板的传统现浇工艺,这种钢筋楼承板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中、大型建筑、高层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而传统现浇施工工艺中钢筋、砼和模板的使用量大、施工面大、造成施工材料浪费、工时延长、成本增加、施工管理复杂、制造大量建筑垃圾等,已越来越不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600型楼承板,主要有YX75-200-600型、YX70-200-600型等,普遍波距较短,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口600楼承板,其立肋与底板夹角近似为45°的结构很大程度增加了楼承板和水泥的接触面积;其130mm的波高及300mm的波距相比同类楼承板,楼承板的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口600楼承板,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两侧的I扣合边和II扣合边、间隔设置于底板中部的开口型肋,I扣合边与II扣合边相适配,I扣合边、II扣合边与开口型肋为一体滚压成型;开口型肋包括下部的两个立肋与上部的顶面,立肋与底板的夹角在35°至45°之间。
进一步,I扣合边包括I立边及I顶边,II扣合边包括II立边及II顶边。
进一步,开口型肋自上向下形成扩口,开口型肋自下向上形成缩口。
进一步,立肋与底板的夹角为45°,波高为130mm,波距为3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楼承板的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开口楼承板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开口楼承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开口600楼承板,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两侧的I扣合边2和II扣合边3、间隔设置于底板中部的开口型肋4,I扣合边2与II扣合边3相适配,I扣合边2、II扣合边3与开口型肋4为一体滚压成型;开口型肋4包括下部的两个立肋41与上部的顶面42,立肋41与底板1的夹角为45°;I扣合边2包括I立边21及I顶边22,II扣合边3包括II立边31及II顶边32;开口型肋4自上向下形成扩口,开口型肋自下向上形成缩口,波高为130mm,波距为300mm。
本实用新型一种开口600楼承板,立肋与底板的夹角近似为45°的结构较大程度增加了楼承板和水泥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楼承板的利用率;与同类600型楼承板如YX75-200-600型、YX70-200-600型相比,其波距较长,利用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新世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新世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0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