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炉燃烧器进气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0311.4 | 申请日: | 2014-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艾明刚;杨斌;吴彦泽;陆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华海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 地址: | 257237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燃烧 器进气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燃烧器进气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大雨天气空气潮湿,致使再生气加热炉、导热油加热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熄火现象,经多次拆卸维修发现,炉头内部因潮湿空气随风机进入燃烧器,潮湿密度过大,使点火器失效,致使炉子点火失败,严重影响工艺流程正常运行,导致脱乙烷塔、脱丁烷塔无法加热升温分馏,无法实现再生气脱水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热炉燃烧器进气干燥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导热油加热炉风机入口、第一引风管、第二引风管、再生气加热炉风机入口、干燥器第二出风口、干燥器第一出风口、干燥器主体、干燥器进风口,所述的干燥器主体的前端设有干燥器进风口,干燥器主体的后端设有干燥器第二出风口和干燥器第一出风口,且干燥器第二出风口通过第二引风管连接到再生气加热炉风机入口,所述的干燥器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一引风管连接到导热油加热炉风机入口。
上述的干燥器第二出风口和干燥器第一出风口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干燥器第二出风口和干燥器第一出风口的上部设有可调出风器。
上述的可调出风器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出风挡板和第二出风挡板,第一出风挡板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到第一环形出风板;第二出风挡板通过第二销轴连接第二环形出风板。
上述的第一出风挡板和第二出风挡板分别采用实心的盲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风机入口处加装空气干燥系统,对流入燃烧器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使空气干燥,使进入燃烧器的空气水分减少,通过实验证明,加装空气干燥系统后,再生气加热炉、导热油加热炉工作均正常,稳定了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轻烃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出风器的结构图;
上图中:导热油加热炉风机入口1、第一引风管2、第二引风管3、再生气加热炉风机入口4、干燥器第二出风口5、干燥器第一出风口6、干燥器主体7、干燥器进风口8、连接板9、可调出风器10、第一出风挡板10.1、第二出风挡板10.2、第一销轴10.3、第二销轴10.4、第一环形出风板10.5、第二环形出风板10.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热油加热炉风机入口1、第一引风管2、第二引风管3、再生气加热炉风机入口4、干燥器第二出风口5、干燥器第一出风口6、干燥器主体7、干燥器进风口8,所述的干燥器主体7的前端设有干燥器进风口8,干燥器主体7的后端设有干燥器第二出风口5和干燥器第一出风口6,且干燥器第二出风口5通过第二引风管3连接到再生气加热炉风机入口4,所述的干燥器第一出风口6通过第一引风管2连接到导热油加热炉风机入口1。
其中,干燥器第二出风口5和干燥器第一出风口6之间通过连接板9固定,在干燥器第二出风口5和干燥器第一出风口6的上部设有可调出风器10;上述的可调出风器10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出风挡板10.1和第二出风挡板10.2,第一出风挡板10.1通过第一销轴10.3连接到第一环形出风板10.5;第二出风挡板10.2通过第二销轴10.4连接第二环形出风板10.6,其中,第一出风挡板10.1和第二出风挡板10.2分别采用实心的盲板。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出风挡板10.1和第一环形出风板10.5转动,实现风力大小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机入口处加装空气干燥系统,对流入燃烧器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使空气干燥,使进入燃烧器的空气水分减少,通过实验证明,加装空气干燥系统后,再生气加热炉、导热油加热炉工作均正常,稳定了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轻烃回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华海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华海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0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