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0077.5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何道聪;周江奇;郑宏良;何智成;王强;王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2 | 分类号: | G01N29/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肖伟;邓扬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探头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白车身焊点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白车身焊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能。虽然在日常生产中也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及检测手段,但基本都是抽检及目测;少量的非破坏试验也会对焊点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零件外观。如能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对其焊点进行100%的检测,可将缺陷焊点全部找出,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这样就可以准确的记录所有车辆的焊接质量,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售后风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超声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金属内部结构探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超声波探伤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的检测,近年来部分主机厂已经逐步应用超声波设备来检测焊接质量。
使用超声波对白车身焊点进行检测,目前均采用手工检测,其优点是采用离线检测,不影响生产节拍;其缺点是手工检测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偏差大,效率低,且检测方式为抽检,存在少量缺陷焊点检测不出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包括外管套、压缩弹簧、保护垫块及用于放置超声波探头的保护管套,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外管套与所述保护垫块之间,所述保护管套一端安装在所述外管套内、且套于所述保护垫块,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外管套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保护套管设有用于安装超声波探头的凹槽,所述保护套管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垫块包括抵压部及压缩部,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所述压缩部,所述抵压部能够在所述保护套管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管上与所述外管套连接端设有腰形孔,所述外管套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穿于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腰形孔对其所述外管套与所述保护套管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工装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滑槽,所述外管套设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滑槽设有螺栓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超声波探头尾端保护垫块及弹簧,防止在自动化控制进给中的过冲对超声波探头的损坏;同时,此种结构也可应用到人工手动测量,因为设计的压缩量为一个定值,解决了手工操作时,压缩量不均匀导致的人为偏差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01-保护管套 102-保护垫块 103-外管套 104-锁紧螺栓 105-压缩弹簧 106-滑块 201-超声波探头 301-安装座 302-滑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头固定装置,包括外管套103、压缩弹簧105、保护垫块102及保护管套101,所述压缩弹簧105安装在所述外管套103与所述保护垫块102之间,所述保护管套101一端安装在外管套103内、且套于所述保护垫块102,所述保护套管101与所述外管套103之间通过锁紧螺栓104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管套101上设有一凹槽,超声波探头201安装在凹槽内,所述保护管套101另一端设有一通孔,超声波探头201一端可以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保护管套101外,保护垫块102抵压住超声波探头201另一端。
所述保护垫块102包括抵压部及压缩部,所述抵压部安装在所述保护管套101内、且可以在所述保护管套101内滑动,所述压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抵压部的直径,所述压缩弹簧105套于所述压缩部,这样可以防止压缩弹簧105在保护垫块102与所述外管套103之间发生倾斜或弯曲变形,从而影响压缩效果。
所述保护管套101上与外管套103连接端设有腰形孔,外管套103上设有与腰形孔相对应的螺纹孔,锁紧螺栓104穿过外管套103上的螺纹孔后插入到腰形孔内,从而实现对保护管套101的固定,腰形孔的设置可以使保护管套101与外管套103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为整套机构提供一个缓冲的余量,同时又被锁紧螺栓104控制在一定的运动行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0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