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8529.6 | 申请日: | 2014-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F28F1/24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53104 | 代理人: | 许永昌 |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管。
背景技术
热水供暖系统中,普遍采用过热蒸汽沿管路送到室内,再经盘绕成环形的管道自然散热供暖;这种供暖方式适应于大面积供暖要求,但传热方式靠管道壁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热传递速度慢,效率低是主要问题。还有热水供暖方式是供热设备通过管路向每个用户提供热水,送至用户室内的暖水取暖器内,暖水取暖器上的散热片将暖水热量散发至室内空气中的方式取暖;散热片厚达5mm以上,同样是散热速度缓慢,热交换效率低;同时,对不具备这种供暖设施的家庭,就无法解决取暖问题。在无供暖设施的条件下,家庭取暖,现在多采用电取暖器,有反射式,直射式传热方式。结构虽然简单,却耗电量大,还导致室内空气燥热,影响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热管,以解决不具备热水供暖设施条件的用户把热水转换成暖气来取暖,特别是一些煤能源丰富的地方,用煤将水加热为热水或直接利用工业废热水,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热管,就能迅速把热水的热能转换成热量散发到室内,解决取暖问题,工业原料预热和烘干等。
技术方案:发热管包括管体,散热件;管体做成圆形,管壁内表面沿轴向制有多条回流槽,管壁外表面制作有散热件;管腔两端密封,内腔形成真空,且在管腔中充填有占管腔容积10—15%的丙酮;所述散热件是在管体外壁上加工成螺旋形散热翅片;所述回流槽由圆形部和方形部构成,圆形部直径尺寸大于方形部宽度;所有回流槽在发热管的上下两端的密封部连通。
将多根发热管的下端插入热水箱内与热水箱壁密封固定即可做成一个热水供暖器。
将发热管下端插入在热水箱内,在热水箱的一端安装一个风机,构成一个热风供暖装置;即能把工厂废热水、排出的废蒸气与本技术结合起来,用于供暖、烘干、原料预热等。
按照上述方案即做成的发热管,多根发热管下端插入热水箱体内固定,当
发热管底部受热,使发热管内腔的丙酮温度达到沸点56±1℃时,丙酮在真空中沸腾,再经过内腔壁上的回流槽流到底部,将热量传出。它利用丙酮在真空中循环沸腾,使发热管受热温度迅速上升,实现散热;发热管上的翅片受热后,增大了散热翅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散热效率,比传统的散热器效果增加了2倍以上。还能用于将工厂废热水与本技术结合起来,用于供暖;在这种供暖设备上增加风机,以热风形式供暖或用于工农业生产中的烘干,预热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发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回流槽在发热管内腔中的分布形式图。
图3是回流槽的形状和在管腔内壁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发热管回流槽形状及加工方式示意图。
图5是发热管在热水箱上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3、4,发热管的材质采用铝管或铜管,根据需要截取管体长度,再制作管壁8内表面上的回流槽5、管壁8外表面上的散热翅片6以及向管腔内充装丙酮7,密封管腔4的上瑞3和下端1,把管腔内制成真空等工序。
本实施例所述的发热管的回流槽是采用模具,拉制成管腔内壁上具回流槽5的型材,一般制成6米长,根据制作发热管的设计要求,截取相应长度的管材,再做发热管上下两端的密封,充装丙酮的工序;之后再加工发热管外壁上的散热翅片6。其过程如下:
如选用上述具回流槽的铝管,按设计要求的长度下料;沿铝管内腔壁成型26条内凹的回流槽5;回流槽深5mm,两回流槽间距1.6mm,槽宽0.4mm。这些回流槽均匀的分布在管体内腔壁上,回流槽的长方向至通管腔4的两端部;回流槽的槽腔由底部的圆形部10和外侧的方形部9构成,且圆形部分的直径尺寸大于方形部分的宽度尺寸,如圆形部分为直径0.4mm,方形部分的宽度为0.25mm。先将一端经过冲床、模具12次收口到直径φ7mm;用车床加工到φ6.5mm并留8mm长的尾部;再用氩弧焊焊接堵头密封。另一端为工艺头,经过冲床6次模具收口到直径φ13mm,长为30mm,用车床加工一个外径致φ12mm的一台及二台直径φ8×10长,并作内孔φ3mm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8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信息终端的镜像显示及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校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