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转轴枢纽的同步扭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8225.X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枢纽 同步 扭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双转轴枢纽的同步扭转结构,特别是针对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上的双转轴枢纽,并涉及一种配置于双转轴枢纽各转轴之间,使各转轴得以同步扭转的结构,尤其关于用以平衡两转轴之间扭力差的弹性套环,以及能在电子器物接近完全掀开或盖合时,产生自动掀开或盖合电子器物的动力的弹性夹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PDA、数位取像机或电子书等具备可掀开及盖合能力的电子器物,其显示模块(例如,荧幕)与机体模块(例如,主机、键盘)之间,通常设有单一可接受外力驱动而往复转动自如的转轴,并经由掀开及盖合的动作来展缩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以利于使用操作及收藏,但这类设有单一转轴的电子器物的掀开角度通常不大于180度。
为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市面上已存在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的技术;举如中国台湾第100224345号「具限位功能的双轴式枢纽器」及第101210179号「滑轮卡锁式双轴枢纽器」等专利案,使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之间可相对翻转0至360度,而产生不同的操作模式。
上述双转轴的先前技术,主要是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两相互平行的转轴,且两转轴共同枢置于一轴承件上;各转轴两端分别设成一用以枢置于轴承件上的枢接部,以及一用以结合所述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的固定部,而使所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各自基于轴承件翻转摆动至任意角度,令电子器物产生不同模式的操作形态。
为使所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的启、闭过程更加顺畅,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种可将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相互连动的设计,主要是在两转轴之间活动配置一连动器,当掀动显示模块时,该显示模块的转轴会随之转动,并经由连 动器驱动机体模块的转轴同步转动,而使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相互开合运作。
然而,当显示模块的转轴通过连动器驱使机体模块的转轴同步转动时,由于使用者通常只对显示模块施力,容易造成外力对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的作用力不平均的情形,致使各转轴之间产生扭力差,而影响各转轴之间的平行度,导致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的启、闭不顺畅,甚至造成各转轴产生磨损或卡住的问题,影响同步转动机制的精确度。
除此之外,前述传统双转轴枢纽的技术,在操作时必须徒手将显示模块或机体模块掀开或盖合至定位,电子器物本身无法产生自动掀开或盖合显示模块或机体模块的动力,显然仍具有可供加以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双转轴枢纽的同步扭转结构,令两转轴所负载的扭力相同,而平衡两转轴之间的扭力差,以维持两转轴之间的平行度,克服上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的启、闭不顺畅,甚至造成各转轴产生磨损或卡住的问题,并提升同步转动机制的精确度。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转轴枢纽的同步扭转结构,包含一第一转轴、一平行于该第一转轴的第二转轴,以及至少一枢置该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轴承件,在该第一转轴的轴心与第二转轴的轴心之间定义有一共同平面,其中:
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外套设一第一弹性套环及一第二弹性套环,该第一弹性套环上设有一第一展缩缝,该第二弹性套环上设有一第二展缩缝,该第一展缩缝及第二展缩缝分别朝该共同平面的两侧开放,以平衡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扭力差。
据此,令第一展缩缝与第二展缩缝的开放方向相反,该第一转轴于转动期间能够同时负载该第一弹性套环及第二弹性套环的扭力,且第二转轴于转动期间也能够同时负载该第一弹性套环及第二弹性套环的扭力,使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所负载的扭力相同,而平衡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扭力差,进而维持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平行度,使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可顺利同步转动,并提升同步转动机制的精确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次一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双转轴枢纽的同步扭转结 构,令两转轴各自接受弹性夹持定位,并凭借该弹性夹持力驱使转轴自行转动,以克服传统电子器物在操作时,必须徒手将显示模块或机体模块掀开或盖合至定位的缺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8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加工工作台
- 下一篇:改进型多功能合一工具